第47章 抄书 (第3/3页)
慷慨之举。”
江颂宜听了这些话,心中忽地浮现出一些往昔的片段,但她并未开口回答。
她并不贪图世人的感激,她只是在履行,师父生前未曾完成的心愿。师父曾经传授给她知识和智慧,而她,愿意为了师父,贡献一些微末的力量。
俞桓珅恭敬地对江颂宜一拱手:“江大小姐,在下有一事相商。”
江颂宜轻轻地瞥了他一眼,语气淡然:“何事相托?”
俞桓珅目光诚挚:“在下有意出资,助江大小姐将这批诗词集结成册,让诗坛奇才李贺的佳作流芳百世。”
江颂宜心中早有此愿,她渴望让师父的珍贵诗篇永传千古,然而,印制书籍所需的人力物力浩大,加之世家门阀对书籍出版权的把控,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让她一直踌躇不前。
俞桓珅周围的那些豪富文人纷纷附和:“桓珅兄,这等青史留名的盛事,你岂能独占风光,我等也愿意出资助编诗集!”
“不错,以往我们与桓珅兄共同编纂的飞花雅集,不过是小规模的文化娱乐,如今我们应当大有作为,成就一番伟业!”
黎霆珣也恭谨地一拱手:“江大小姐,在下虽贫寒无财,但愿为传承先贤遗教尽一份微薄之力。”
那些寒门学子也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毕竟他们也不愿空手套白狼,白白抄袭江颂宜默写的诗句。
江老夫人静静地在一旁观察,她的长孙江晟锦正在白鹭书院深造,有志于仕途,因此她对这些学子们的派系也有所了解。
以俞桓珅为首的这群风雅富贵才子,与黎霆珣为首的寒门学子,平日里相互瞧不起,界限分明,他们在金都城的茶馆中多次展开激烈的清谈辩论,互不相让,可谓水火不容。
没想到,今日竟然因为江颂宜这个出身乡野的孙女,他们放下前嫌,愿意齐心协力编纂书籍。
江柏川见到众人对江颂宜的支持,作为她的亲二哥,他也不甘落后,毅然决然地表示:“我也要出资!这书斋就由我买下,专为妹妹编书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