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皖南山村的晒秋 (第2/3页)
场景还要仙,我真想推荐你去看。】
称霸幼稚园:【我几年前去黄山,没有看到云海。】
姜愿:【去黄山玩特别讲天气,若是头一天下雨,第二天出云海的机会就特别大,日出也会特别美。】
称霸幼稚园:【那孤岛你先去别逛村子了,明天下午直接上山,想看日出可以住在光明顶或者西海饭店,我上次和家里人住在西海饭店,日出确实不错。】
孤岛:【我再想想,暂时更想看看烟雨江南的水墨风景。不急,我可能在黄山待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深度研究。明天白天我还想去黎阳水街逛一逛,画几张场景设计图,那天晚上逛的,看得不真切,白天视觉效果更好。】
姜愿:【OK。那我们后天一起约呈坎。】
孤岛:【好。】
话筒里传来“孤岛”略显低沉的声音,姜愿总觉得这声音和奇葩男陈渝白的声音有点像,不过很快就打消念头,觉得自己想多了,男人声音略微低沉一点,其实都大差不差。
何况“孤岛”这两天都在应对年轻的小网红,程渝白却游山玩水在她家吃好吃的,两人的信息根本对不上。
姜愿很快就把奇怪的想法抛之脑后,玩了一个小时的游戏,一看时间都半夜一点了,果断退出游戏,关灯睡觉。
第二天,她抱着笔记本在院子里的柿子树下忙了一整天,洋洋洒洒写了一份关于怎么打造她妈妈抖音号个人品牌的详细策划书,傍晚又骑着电瓶车去市区,找了家打印店兴致勃勃地打印出来,晚上等她妈妈空闲的时候,献宝似的给姜澜芳看。
姜澜芳翻了两页,却一盆冷水浇下来:“这什么东西?”
姜愿:“我为你量身定制的个人品牌发展策划书啊。”
姜澜芳看到密密麻麻的字,觉得头疼:“愿愿啊,我觉得我现在随心所欲发的视频挺好的,网友喜欢的就是真实的农村生活,不要太刻意,而且你上面说的以后要接大品牌的广告,咱农村人实心眼儿,不做亏心事,妈妈想推广咱这边的特色产品,哪怕不挣钱,妈妈剪辑起来,看到网友们的热情的评论,心里也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有干劲儿。”
姜愿沉默了一会儿,问:“那妈,你想做哪些内容?”
姜澜芳心大地说:“就我最新发的这些,我就觉得挺好,老铁们都很喜欢我发的东西,一个个给我点赞,在评论区夸得妈妈心花怒放,恨不得一天剪十个视频发出去给他们看,可惜拍视频、剪视频太费神费时间了,一天发一个都困难。”
姜愿说:“妈妈,你最火的那个三百多万点赞的视频,就是典型的皖南山村的晒秋。马头墙的农家小院,硕果累累的柿子树下,铺满了一个个竹匾,每一个竹匾铺满了晾晒的农作物,玉米、红辣椒、黄豆,芝麻,还有满地随意堆放的南瓜,昨天还添了一竹匾的野猕猴桃,不需要构图,随手一拍都美得让人想过来隐居,陶渊明的诗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过这么美,但咱能一直晒秋吗?”
姜澜芳特别自豪地说:“对啊,我就是觉得特别美,开始我发抖音都没什么人看,我看婺源那边晒秋都是这么晒的,我就跟着学,把家里收获的农作物都在院子里摆得好看一点,尤其是满地的南瓜,网友们都说想偷一个回家,还有人说我把南瓜随意地丢在院子里是摆拍,我在评论区和他吵了半天,论吵架我姜澜芳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越吵来评论的人越多,都在我评论区留言,后来视频就越来越火了,我都不知道咋火的。”
姜愿笑:“抖音给流量就是这个规矩,评论越多,系统就会判定这个视频有流量,有话题度,有前景,给的流量就会越来越多。流量越多,点赞和评论就越多,良性循环。”
姜澜芳想了想:“原来是这样,那我以后经常在评论区和他们吵,谁敢来找茬,说我摆拍,我骂他个十条八条。”
姜愿偷笑:“妈,难道你想走黑红路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