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章李治与武则天 (第2/3页)
这时,一个温厚的嗓音突然响起,“这些树叶上的诗都是你写的吗?”
武媚娘吓了一跳,她闻声望去,一个穿着太子常服的年轻男子站在湖泊上的木桥上,他相貌英武不凡,只是身体看起来有些孱弱,他微微一笑说:“我常在水榭小阁的窗户下,看见漂来的一些写着诗句的树叶,诗句不凡,可惜我每次迎着上湖寻找来处,却从来没有见到这个写诗的人!”
两人虽然身份天差地别,又是第一次见面,灵魂深处却仿佛与对方熟识许久。
武媚娘从小在民间长大,她把外面民间的很多事告诉给李治听,有时还会和他说起自己小时候做过的傻事,“我小时候看见天空中的风筝很是羡慕,我就想也要像那只风筝一样飞到天上去,我就亲自动手做了两个风筝一样的翅膀,我高兴地带着这对风筝翅膀来到山上,原以为自己总算可以飞了,可是无论怎么样都飞不起来,我伤心地哭了,哥哥说人是怎样都飞不到天上去的……”
李治并没有觉得武媚娘的话无趣,只是笑着问:“你为什么非要飞到那么高?”
“只有在最高处,才能看见最美的山河,最壮阔的人间!”
两人,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才人,尽管武媚娘从未侍过寝,名义上也还是皇帝的妃子,因此他们只能秘密交往,那段时间是武媚娘入宫以来最为快乐的日子,让她枯寂许久的内心开出了一朵靡丽至极的花,充满了禁忌的美丽和隐秘的喜悦。
直到如今皇帝驾崩,太子即位,而她却要去出家为尼。
就在她即将要和其他宫人们一起走出宫门之时,一个负责看守她们不要逃走的侍卫,猝不及防在她从身旁路过之时,借着袖子的隐蔽,快速地往她手里塞了一个玉牌,她蓦然一惊,抬头看向那个侍卫,侍卫低头不敢与她对视。
她明白了,这是李治送来的,他并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没敢把玉牌直接拿出来看,却凭借着指间触感摸到玉牌上刻着两个字,静待。
“静待花开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他是要让自己耐下心来在感业寺等他,他会来接她回去。
她心底一喜,一股淡淡的甜蜜绽放在心间,她和那群未生下过孩子的妃嫔们一块上了去往感业寺的马车,不同于车里其他女子们愁绪悲伤的情绪,她比她们多了一种东西,叫做希望。
在感业寺里的日子,除了晨昏定省的为先帝诵经,还要干很多杂活,感业寺里的菜也都要她们自己来种,日子过得很是清苦,还有个阴沉老尼姑总是手持戒尺,负责监视她们的一举一动,稍微有哪里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招来老尼姑毫不留情地重重一尺打去。
往日里在宫里过得荣宠的娘娘们,享受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根本接受不了这么大的落差,有不少人选择了自我了断,而武媚娘从未有过放弃自己的念头,不仅是因为李治让她静待,更因为她的性格里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就像父亲那时认为女子读书无用,不允许她和哥哥们一样学文念书时,她便私下里自学,并且学得比哥哥们更好。
在感业寺里的生活过了足足两年,终于等到了李治前来感业寺与她相聚,李治在禅房内,看见一身素袍的武媚娘,虽然剃去了满头的秀发,容颜依旧宛若明月般皎洁秀丽,他们发现从前对彼此的心,并没有因为分开两年而产生过距离,反而对彼此更加渴望和思念,两人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
就这样,武媚娘随着李治返回了大唐皇宫。
然而李治的宫里除了王皇后,还有一个叫萧淑妃的女子最为得宠,萧淑妃身姿玲珑有致,容貌妩媚娇俏,尽管李治其实都不太喜欢这两位,但是相较于王皇后的平庸古板,还是更宠幸萧淑妃多一些,也因此让萧淑妃越发狷狂无忌,目中无人,武媚娘没回宫前,王皇后和萧淑妃掐得你死我活。
武媚娘刚回宫之时,王皇后暗自期待着武媚娘和萧淑妃鹬蚌相争,她渔翁得利。
不料武媚娘的地位渐渐水涨船高,她和李治之间的情意居然再也容不下第三个人,这让王皇后和萧淑妃越发恐慌,两人决定联手对付武媚娘,比起胸大无脑、只是一味蠢坏的萧淑妃,王皇后则心机深重、老谋深算许多,在得知武媚娘生下女儿之后,王皇后因为无子而感到妒忌,她不敢亲自动手,便暗自撺弄萧淑妃下手。
彼时,萧淑妃正因为武媚娘生了孩子而生气,经过王皇后的撺弄,她找了个机会偷偷掐死了武媚娘的女儿。
后来东窗事发,萧淑妃把王皇后攀扯下水,两人同时都遭到了李治的废弃。
为了翻盘的王皇后,利用家族势力联系上一位朝中大臣,她自知姿色平平,入不得那位大臣的眼,就命同样不甘心被废的萧淑妃去勾引那位大臣。
“为什么要我去勾引?”萧淑妃嘟着娇艳的红唇,有些不满,之前若不是王皇后撺弄,她就算失宠也不至于会被废。
王皇后淡淡看向她,“我不及妹妹的貌美,否则我必亲自上阵,何况这桩事予你也有好处!”
听到王皇后承认不如自己漂亮,萧淑妃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