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你们唯一的作用就是献田 (第2/3页)
能听得住劝的人,他沉默良久,然后道:“是朕的错,也罢,暂且先看韩王信能否守主马邑吧。”
最终刘邦决定,暂且不颁布陆煊所言的国策。
时间流逝,很快马邑传来消息。
匈奴冒顿单于引兵二十万,攻马邑。
韩王信不敌,投向匈奴!
韩王信所掌握的五万军队与匈奴二十万大军合并,攻打太原!
当获悉这个消息后,整个大汉朝堂震动,天子刘邦令文武百官汇聚于长乐宫,共商国事!
“朕对韩王信寄予厚望,其却叛我而去,呜呼痛哉!”朝堂上,天子刘邦头戴冠冕,语气流露出心痛,大手拍着身旁的龙案。
他记得很清楚,就是这一年年初,自己认为韩王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郡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郡,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于是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郡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
那个时候各地异姓诸侯王中,他比较相信韩王信,这一切皆因韩王信并没有像其他诸侯王般暗自招兵买马。
当时韩王信上书说:“我的封国紧靠边界,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境较远,请允许我建都马邑。”
他答应了,韩王信就把都城迁到马邑。
自己如此相信韩王信,其却背叛汉朝,投降匈奴?
“陛下。”这时,有臣子道:“匈奴冒顿单于引军二十万,韩王所镇守的马邑乃韩国国都,可战将士五万余,且大部分为韩人,两方合并已经向着太原开来!”
闻言,刘邦心头更是一沉,这并不是个好消息。
和秦朝一样,汉朝初期依旧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很多百姓黔首、将士士兵心中并不认同他们是汉朝人,更多的是认为自己是楚人、韩人、秦人、齐人。
这代表着,他们视中原人与异族相同。
举个例子,韩人认为楚人和匈奴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异族,非我族类!
可以说,这并非是个例现象,现如今汉朝各地依旧有很多这种人,依旧是这种思想。
那么,这次匈奴的二十万大军和韩王信在马邑的五万大军合并一处,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现在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到底是自己亲征匈奴,还是让韩信去?
论统兵能力,他自然是不如韩信的,而让韩信迎击匈奴在战事方面他可以绝对的放心。
可韩信若是手握重兵,来个临阵反戈的话。
自己好不容易才稳住了韩信啊。
心中思绪涌动间,刘邦只听的下方各种声音响起,臣子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臣认为,应调遣各方诸侯国兵将,迎击匈奴!”
“不可,王朝初建岂能如此大功干戈?仅朝廷出兵足以拿下匈奴。”
“一字并肩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