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停电的小巷子里半夜传来哭声 (第2/3页)
哥就在旁边,及时扶住了荀鹤云。
“没事,可能刚才起来太猛了。”荀鹤云摆了摆手。
“这些年不见,你平日身体还好吧?”
“我好的很,现在一顿还能喝半斤烧酒呢。”
谢芊梨没有气馁,等到阴雨天,又重新做了一个瓷瓶,小心地放入窑中烧制。
荀鹤云站在一旁,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导谢芊梨,最后一个镜头刚拍完,便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气喘吁吁。
“云哥,不好意思,我们拍摄任务比较紧,您是不是累到了?”闫哥连忙上前问道。
“没事没事,就是这里太热了。”荀鹤云撩起自己的背心,来回扇了扇。
谢芊梨却隐隐发现,和前几日比,荀鹤云的脸色变得黯淡了许多,眼圈也发黑了。
“云哥,您最近没有不舒服吗?”
“真的没有,就是不知道为啥,天天睡不醒。哎,真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儿。”荀鹤云长长地伸了个懒腰,“里面太热了,快回去凉快凉快吧。”
荀鹤云很会生活,在自家的小阳台上搭上架子,种植了牵牛花和葫芦,茂盛的藤蔓遮出一片阴凉。墙角还摆放着一口小缸,里面种着碗莲,养着金鱼。
几人围坐在阳台上,一边乘凉,一边听荀鹤云讲述他收藏品背后的故事。
“这个白瓷仕女人俑,出自一位大家之手,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
谢芊梨小心靠近人俑细看,只见每一根发丝都清晰可见,长裙上满是自然的褶皱,质感和纱布一模一样。如果不伸手触碰一下,都猜不出是陶瓷。
“还有这个釉彩大瓶,可是清代传下来的,是这间屋子里年头儿最老的宝贝。”
那个花瓶通体明黄色打底,上面绘着牡丹花鸟图案,瓶口还有红红绿绿的花纹装饰。
“是乾隆年间的吧。”谢芊梨脱口而出。
“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还懂鉴宝?”荀鹤云惊讶道。
“我不懂,就是看这个鲜艳的风格,像是乾隆的审美。”
“哈哈,乾隆的个人风格太明显了。”
……
荀鹤云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直到夜幕降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