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太晚了(三合一) (第2/3页)
有反应。
顾芳尘眨了眨眼睛,就明白过来,应该是直视“劫海业轮”的瞬间,他身上的因果也一起被碾碎了。
此刻的魍魉,就只是一缕空白的念头而已。
眼看眼前的神魂也开始崩解,即将化为无形,顾芳尘脸色一变,立刻掏出了“蕴神瓶”,把魍魉的神魂给收了进去。
这可是一个四品神道修士的神魂!
都足够给“蕴神瓶”再升一级了!
不能浪费!
这一切兔起鹘落,不过转瞬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周围攻顾芳尘的那些魔教教众,还依旧保持着进攻的态势,各种神通法术朝着顾芳尘招呼。
顾芳尘祭出“蕴神瓶”的时候,也拔出了“白驹”剑。
他眯起眼睛,眼前的万物之上,纷纷多了一条散发着淡淡白光的“隙”。
顾芳尘方才甚至都没有拔剑对敌,就是节省心力,防备着这魍魉偷袭呢。
这魍魉隐藏气息的手段确实很强,但“影杀”之术的施展,会有一个微小的前兆。
那便是附近的影子,都会转变方向,将头朝着魍魉所在的位置。
这前兆十分隐蔽,尤其是在乱战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是绝不会被人预判的。
因为会被施展“影杀”之术的人,只能看见这预兆一次,然后就死了……
压根就没有机会,把这个预兆说出去。
魍魉虽然只有四品,但是他修习的因果术确实是逆天。
甚至,不如说“灭”道的人,实力都很逆天,全都是机制怪,一旦中招,都是十死无生。
然而这对于玩家来说,就完全不管用了。
反正死了可以重来,只要不死档,随便浪。
死多了,自然就能发现这些隐形规律,并且总结成攻略,广而告之。
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腥风血雨的异象吸引时,顾芳尘就发现了周围影子的异常,并确定除了眼前来自塞邵城的九幽厉鬼之外,真正的后手其实是【魍魉】。
从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魔教这一次,也依旧只能无功而返了!
他身上背负着的“劫海业轮”,其中因果业力的等级,可不是一个四品可以碰瓷的。
但凡对方想要用“影杀”之术来杀他,便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往常顾芳尘的方针,都是利用对方的轻视之心,然而这一次,却截然相反。
为了防止魍魉对自己过于轻视,反而不使用因果术。
顾芳尘并没有让自己陷入仿佛被围困的情形,而是选择了制造一种那些“义”道修行者完全奈何不了他,仿佛随时能够跑路的感觉。
如此一来,魍魉为了防止任务失败,一定会选择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而这,就正中了顾芳尘的下怀。
不过,虽然他赢得十分轻松写意,但拔剑面对魔教教众的同时,他立刻咬破舌尖,让鲜血从嘴角流淌而出,脸上的血色也尽失,仿佛受了很严重的内伤般。
“唰唰唰!”
顾芳尘手中的长剑挥舞,斩开数个最先冲上来的魔教教众身上的“隙”,随后很是色厉内荏地表现出凶狠的表情,喝道:
“你们的首领已经死了!四品照样伏诛,没看见吗?!”
“不想死的,就速速离去!”
魔教教众对视一眼,心中虽然惊骇于他竟然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杀了魍魉大人。
但是看他的情况,纵然是越级杀了魍魉大人,自己也一样受伤不轻!
当然,这才符合他们的认知。
不然的话,一个六品秒杀四品?
根本不可能!
不知道谁高声喊了一句:“他不过是强弩之末了,一同上,杀了他!”
趁他病,要他命!
众人迅速达成共识,联手起来,攻势愈发凶猛。
而另一边,顾元道也注意到了顾芳尘的状况,发现他被逼得节节败退般,眼神更加晦暗发狠。
他心中愈发笃定——
无论如何,顾芳尘今天必须死在这里!
顾芳尘尚且六品,竟然就能反杀四品而不死,而仅仅是重伤,若是再成长下去,死的人就轮到他,乃至是父亲了!
他绝对不允许这样一个祸害继续成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就是最佳的机会。
顾元道深吸一口气,走到了宁采庸的身旁,对顾怜纤拱了拱手,语气诚恳地道:
“母亲,方才十分抱歉,我一时情急,吓到了小妹……”
宁采庸并未发现异常,只是叹了口气,语气温和地呵斥道:
“你在书院随圣人学习,如何能不知道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辨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的道理?”
“如此急躁,轻易动怒,怎么当得起圣人真传的名头?外人如何看待书院?”
“你如今尚且年轻,有时气盛可以理解,知错就改即可,只是万万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应当一日三省,引以为戒……”
美妇人将君子立身之言娓娓道来,柔声劝诫,一时之间,竟然让顾元道微微一愣,有些恍惚。
他对于自己生母的认知,全都来自顾于野。
而在顾于野的口中,宁采庸不过是个容貌出众的内宅妇人,喜爱音律,温柔善良。
持家安宅尚可,可并无修为,柔弱不堪,终究和他们不是同路人。
然而此刻,听到宁采庸这番话,顾元道才恍惚间发现,或许自己和父亲,对于这个柔弱美丽的妇人,从来都不够了解。
顾元道心里五味杂陈——原来,顾家的孩子,便是在这样温柔又严格的母亲话语里长大。
而他呢?
他自小只能生活在破烂的茅屋里,日复一日地点灯读书,受人白眼。
只知道,要读出功名,进入书院。
为此受了多少的苦!
若非心中那一点执念,他如何能坚持十九年!
如今,他只是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竟然还要被那小畜生,三番四次地阻挠!
宁采庸看到顾元道低下头,只以为他是愧疚了。
虽然答应了顾芳尘,不会再将顾元道当做自己的儿子。
但是她心里对于顾元道的印象也不算差。
罪魁祸首,毕竟是顾于野,当年调换两人时,顾元道也不过只是一个在襁褓之中的婴孩。
此事,到底并非顾元道策划。
顾于野施加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意志,才是推动一切的元凶。
宁采庸只希望这孩子能够迷途知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