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状元苹果 (第2/3页)
看天还未晌,边小琪说她还想去逛集,看热闹去。于是,她们三人又重新去赶集。
看着三人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秦母感慨地对秦父说道:“小琪这孩子来自大城市,又出自书香门第,就是不一样啊。头脑灵活,点子多,才有所用,一下子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
穿过集市,边小琪看见有卖塑胶手套的,就走过去,要买几副手套。摊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到漂亮的姐妹俩,笑着说道:“你们就是卖‘状元苹果’的姑嫂俩吧?”
秦妍笑着说道:“大哥,您是怎么知道我们的?”
摊主笑着说道:“今天上午整个秦家庄集都传遍了。”
边小琪问道:“大哥,您的塑胶手套多少钱一副?”。
“三块钱。”
“我买您十副,给您二十块钱。行不行?”
“行,但我不要钱。我想要你给我写几个字。”
边小琪笑着说道:“您想要‘状元手套’四个字,对不对?”
摊主被边小琪的机敏弄愣住了,说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边小琪笑道:“状元都买您的手套,您以后自然就想接着卖‘状元手套’了。”
摊主心悦诚服地说道:“大妹子,你的聪慧把我真惊着了,我服了。”
边小琪接过摊主递来的笔墨和纸板,马上写下了‘状元手套’四个字。
摊主白送给她十二副塑胶手套,她笑着收下了。
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也来凑热闹,笑着说道:“状元姑娘,我免费给你几支糖葫芦。”
边小琪笑着对他说道:“我可不会给你再写‘状元糖葫芦’五个字了。”
小贩笑道:“我不要你的字。以后我逢人就说状元和状元一家都吃过我的糖葫芦了。”说着,他拔出三串大的糖葫芦,给她们三人一个人一串。
秦妍笑着对边小琪说道:“我的才女姐姐,今天我们赶集,吃喝不需要花一分钱了。”
边小琪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笑着说道:“虽然这点钱不多,但知识就是财富这个道理,今天在秦家庄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她接着对秦妍说道:“妹妹,距离开学还有半多个月的时间,你可以办个短期培训班,给那些需要帮助的高中生补习功课,收取一定的费用。根据人数多少,可以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既锻炼了自己,又帮助了家里,还可以捎带着卖家里剩下的苹果,一举几得。”
秦科鼓励道:“秦妍,你小琪姐说得对,可以考虑一下。”
“哥,小琪姐,通过今天卖苹果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我和你们想到一块了,有了资源,就应该利用起来,不能浪费了。”
见秦妍同意她的建议,边小琪马上跟一旁在听她们三人说话的卖手套和卖糖葫芦的摊贩说道:“两位大哥,麻烦您们给我妹妹广播一下,说她愿意给需要得到帮助的高中生和初中生补习功课,有意者可以上门联系。我们家就在秦家庄的西头,一打听便知。”两个摊贩爽快地答应了。
她们继续逛集市,摊主见到她们三人,都争着跟她们打招呼。她们也借机拜托摊主们免费广告一下秦妍办补习班的事情。
直到晌午,三人才往家里走。秦科左右手的塑料袋里装满了瓜果和零食,还有一些蔬菜,都是热情好客的摊贩们赠送给她们的。
(三)
回到家里,边小琪把十二副塑胶手套送给秦母,说道:“婶,您以后手洗衣服,就戴着手套,可以防止洗衣粉伤手,冬天还能防冻手。”秦母感动地握着她的手说道:“小琪,谢谢你这么有心。”看到秦科手里提着菜,秦母说道:“家里菜园子里什么菜都有。”秦妍笑着说道:“妈,我们没花一分钱,手套和菜都是人家赠送的。”秦科马上跟秦母解释了一番,秦母高兴地说道:“还有这么好的事,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中午,秦母做了铁锅炖鱼和豆腐,贴玉米饼子。吃着香喷喷酥软的玉米饼子,边小琪说这是她在西州没有吃过的东西。秦母说是犒劳她们今天帮着家里卖了这么多苹果,不但省了摘苹果的人工费,还卖了一个好价钱。
秦父说今天卖了近一千斤苹果,还多卖了近五百元钱,算上省下的人工费,差不多有一千元了。他心情很好,秦科陪着他又喝了二两酒。
秦妍笑着说道:“爸,妈,今天都是我小琪姐的功劳。没有姐的点子,不可能卖这么高的价钱,也不可能卖出去这么多苹果。”
“你小琪姐今天才露了一小手,她还有很多才艺和能力没有展现出来。”秦科接着说道。
“婶说读书一定有用,这话真对。走出去,开阔了视野,我们将来会做更有用的事。”边小琪心情也很好,笑道。
下午,果然不断有五六个本村和邻村的家长,领着孩子,登门拜访。孩子有男有女,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秦妍热心接待,仔细询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她们希望哪门课得到她的帮助。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她都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