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1章 各显其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21章 各显其能 (第2/3页)



    程普拱手:“敢问将军,右将军是指示我军驱逐臧霸?还是北上后,渡河与前将军交战?”

    其他人也都眼巴巴看着孙策,这个问题很关键。

    当年孙坚就是被袁术表奏的一个豫州刺史哄得团团转,最后还是派去打刘表,意外战死。

    如果是这样名义上的刺史,不要也罢。

    “是命我驱逐臧霸,慑服青州列郡宗贼、海贼、以及盗贼。”

    孙策将手书递给程普,程普起身伸出双手接住,仔细阅读,缓缓点头:“右将军若是如此,可见诚意十足。仆就顾虑曹操反复,乘我军开拔时袭击。”

    作为名义上的友军,曹操会不会乘机动手?

    泰山王匡虽然不是曹操杀的,却是曹操暗示胡毋班家族复仇杀死王匡。

    汉末泰山三个领袖,鲍信战死,胡毋班代表朝廷劝王匡罢兵,妹夫王匡奉袁绍之命无奈杀死胡毋班。

    另一个领袖就是河内郡守王匡,与袁绍联军在河内,窥伺雒都;被董卓声东击西渡河后一战歼灭王匡主力。

    王匡回乡募兵时,被胡毋班家族复仇杀死。

    随后泰山没有豪桀人物,被袁绍、曹操轻易控制。

    而且讨董联军内部相互袭击、兼并的例子太多了,程普的担忧很有道理。

    孙策去看二张,见张昭神情忧虑,就略过张昭去看张纮:“子纲先生如何看?”

    “今右将军强盛,曹建德依附右将军才得以立足兖州东部。”

    张纮略作思考,就陈述形势:“此前右将军迫使曹建德移交家眷于邺城,曹建德婉拒。陈留之战前,曹建德跨有兖豫二州,势力强盛,不亚右将军。是以,仆以为右将军表奏将军为青州刺史,意在妨碍曹建德做大。”

    孙策缓缓点着头,他也是如此看法。

    张纮继续说:“此前臧霸奉朝廷诏令驱逐袁谭,之所以成功,原因有二。一是袁谭新定北海,士民不附;而大司马接连歼灭高干、袁熙,牵制右将军大军于常山。河北兵马难以入援,故袁谭败绩。”

    “是以,臧霸对右将军而言不过芥藓之疾。待前将军退回幽州,右将军派遣偏师,即可驱逐臧霸。”

    张纮整理思绪,继续分析说:“陈留一战,曹操本部几近覆没。仆听闻其妻妾诸子多已送入邺城为质,身边只有长子。若是能以其长子入我军中为质,我军北上进击青州,也无忧矣。”

    至于能否击败臧霸,就连张纮也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职业的军队,打缺乏当地支持的臧霸这伙流民帅,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泰山贼寇出身的流民帅,也就能欺负组织度更低的黄巾贼。

    遇上边军、京营禁军,论野战根本打不过。

    孙坚的军队成份比较复杂,有边军的底子,更像是一支灵帝时期专业的帝国雇佣军。是独立于京营禁军、三大边军之外的第五支职业军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