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崭新典厩 (第3/3页)
。
也不一定是骂,批评、指责之类刺耳的言论,都会被这些人视为辱骂、大不敬。
“尔等,比之司空张喜、羽林中郎将桓典如何?胫骨难道比钟繇、董昭、荀攸、司马防硬?”
赵基垂眉询问,裴氏族老后退半步跌落在胡床矮凳,一脸惊慌。
他现在身高九尺,看这些七尺高的人,要么俯首低头,要么坐下、跪着平视,想要节省力气、不劳累颈椎的话只能垂目。
所以这几个三老眼中,赵基始终都是一种半眯眼的神态。
裴氏族老张嘴欲言,听到帷幕外动静,赵基也侧目去看,是外面的韩述,探头观察里面,手里提着锤子正要往里面走。
见自己可能听错了信号,韩述又缩头回去。
这下,裴氏族老刚想说的话也都遗忘的一干二净,整个人结结巴巴,不知从何解释。
赵基也被韩述鬼探头弄的没了兴致,干咳两声,韩述立刻从隙缝钻进来,将锤子别到腰后:“大司马?”
“我观列位县老正当年,国家危难,岂可栖身山野?我营中缺典厩,安排他们去绛邑骑营中做事。不得与外人通,六月后我再视察,依情况裁决升迁。”
“喏。”
韩述拱手应下,见这些人愣在那里,上前几步低声喝斥:“还不谢大司马赏识?”
想当县三老,起码要有个正经的仕途,退下来才有资格。
乡三老的话,县吏、郡吏身份就可以。
所以赵基开口第一句,就将他们重新拉进了仕途,重返仕途,自然算不得闻喜县三老。
既然重返仕途,自然是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去干什么。
“谢大司马。”
裴氏族老带头行礼,另外三个县老也是拱手,有气无力道谢。
韩述又将地上装晕的人踹了一脚,见还能忍住,当即抬脚以脚掌踩在对方手指,蹂动。
立刻对方吃痛醒来,嘴唇紧紧合在一起,不敢叫唤。
也怕他失态,另外几个县三老拉着这人一起行礼、道谢。
赵基见此,挑眉:“这就对了,年轻人身体强壮,理应应募杀贼,保国家太平;诸位又非苍髯老贼,力所能及做些细碎事务,也算是为朝廷分忧,尽了人臣之节。”
说罢看向韩述:“这五位典厩有感国家艰难,毅然重返仕途,想来也不会在意俸禄。每日各给五升口粮,切不可短缺。”
“喏。”
韩述郑重应下,五升口粮根本吃不饱,缺乏油水、副食的情况下,一个体力劳动的老人,也不够吃。
可高风亮节的五位典厩,也只能认同赵基的言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