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2章 崭新典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12章 崭新典厩 (第1/3页)

    军队过北绛后,就开始分流。

    三分之二军民还要继续向太原迁徙,三分之一会留在平阳周边,以充实这里的人口,提升这里的生产力。

    以便明年推动三辅之战。

    至于赵岐担忧的流民抵达河东后潜逃,抢占河东免税待遇这种事情……河东人防的可紧了。

    随军流民没有脱队的机会,能安置在平阳的是张绣、张郃、韩猛、朱灵与许褚、苟桓这六部五支军队、家眷。

    就连前后所得的俘虏,也没资格留在河东,一律迁往太原,进行集中安置。

    他们将与之前的袁熙、高干俘虏一起进行筛查,一部分留着充当官奴,进行密集产业劳作;一部分成为赵基的奴仆,另一部分则作为军功奖赏分散下去,以充实军吏的家业。

    前期撤回来的虎步军,以及现在撤回来的各种军队,都需要进行功勋稽核,统筹后根据战利品确定赏格。

    这是一件十分繁复的事情,也是赵基组建大司马幕府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所以赵基不急着赏功,他过绛邑时驻留五日,分配好各军、各股流民团的安置点后,他等来了赵云。

    与赵云率三百余骑,南下安邑。

    如今天气转寒,闻喜吏民男女夹道相迎。

    只是过桐乡渡津时,县三老集结在这里迎接赵基。

    席间赵基不饮酒,抓着烤栗子吃,就听裴氏出身的县老说:“大司马位极人臣,怎可忘却父母养育之恩?今过桐乡,老朽以为当拜桐乡君。”

    应募虎贲前,赵基连见这些三老的资格都没有。

    不是说这些人权力大,而是影响力大,讲究也多,根本看不上外乡迁来的赵氏。

    这些人普遍是退休的官吏,也是各家族老,在官府有协掌教化之责,也有协助征税、征兵、摊派徭役的影响力。

    规章制度永远是规章制度,这些乡贤县老,才是各县运转的核心。

    县吏、乡吏是他们的亲族晚辈,又都有入仕的履历,所以对上面的县君,对下面的百姓,都立于不败之地。

    敬老传统之下,这些县老的言语,完全可以视为当地的人心。

    “我已出继,又推勤王之功,向朝廷讨来桐乡君之封邑、名位……”

    赵基嚼着栗子,扭头看一眼赵云:“子龙,我听到马嘶,你去看看怎么了。”

    “喏。”

    赵云没有多问什么,起身离去。

    赵基又斜眼看韩述:“起风了,拉起帷幕,免得诸位长者遭受风寒。”

    “喏。”

    韩述应答下来,随行骑士将携带的帷幔布墙取出,两人一组,四组人扯开,两丈见方的布墙将他们封堵,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