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9章 交底安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09章 交底安抚 (第2/3页)

替。”

    格局要放大一些,自己目前是大司马、尚书台左仆射,门下省的重要性已经没有那么强了。

    真有乱命,自己这里就能卡住,不做执行。

    让老爷子跟许汜、王楷之类同堂议政,实在是有些丢份,好像自家真控不住局面一样。

    再者,门下省五位侍中,老爷子岁数、资历最深;若出了问题,责任也最大。

    老爷子退出来,门下省出了问题,收拾其他人也没那么多顾虑。

    赵基这是向徐晃交待接下来的核心调整,徐晃也耐心聆听。

    就听赵基说:“待返回晋阳,我会稽核前后功勋,公明叙升迁拜护匈奴中郎将。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我会安排张绣接替。明年征讨关中贼臣,公明督匈奴义从,为我偏师。”

    不干涉徐晃,给徐晃独立行动的指挥权。

    发挥的好,能服众,以后就是方面大将。

    徐晃神情凝重,也只是轻轻点头,没有急着感激、谢恩。

    彼此是深度合作关系,赵基与赵云是同宗,与他则是同姓。

    当初徐晃以解梦试探,卫觊一番解梦,算是成为了赵基、徐晃之间的担保人。

    长远未来之后,徐氏家族自称赵基的宗室别枝也不为过。

    徐晃又有些好奇,就询问:“大司马欲如何安置赵子龙?”

    “我很想引他为心腹臂膀,就担心返回太原后诸人嫉恨。此番途径河东时,我会引子龙拜谒祖父,祖父入雒都执政时,迁子龙为武卫都尉。明年五月,就一起回太原。”

    赵基又说:“高宠留在祖父身边亦有历练,明年我会留他在帐前听用。”

    出征时具体能不能立功,就看高宠的运气和具体发挥。

    徐晃点着头,不发表异议。

    他身边也没几个能用的旧部,就高宠、高迁还像点样子。

    此前他也有很多同乡与像样的部属,跟随朝廷东迁后,活下来的十几个军吏里,也就高宠、高迁有点校尉才器。

    以后能不能成为将军,真要看命。

    至于以后赵基返回晋阳怎么组建大司马幕府,这个问题太过于机要,徐晃虽说好奇,但也不会询问。

    想要跟吕布的大将军幕府抗衡,就要在大司马幕府上面着重用心。

    至于并州州部衙署,这个反倒不怎么关键,用中流人才就可以了。

    又不需要他们真的负责并州全局,他们就是个传声筒。

    真正管理雍凉并三州郡县的,就是大司马幕府。

    赵基手里还攥着虎贲名额,还有门下省一系列黄门郎、侍郎做周转池;尚书台里的六部尚书、尚书侍郎、尚书郎,也可以成为赵基的蓄水池。

    所以未来三州郡县主官,都可以在这些水池里来回过渡、选拔。

    赵基自身的大司马幕府,征辟来的士人,就是典型的公府出身,正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