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4章 百无禁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74章 百无禁忌 (第2/3页)

窗户看雨。

    进入颍川地界后,驰道东边是长社,西边是阳翟,这两个县邑已经遣使,正准备物资往这里运输。

    也就是这场雨妨碍了物资转输,否则今天他就能吃上肉食,饱餐一顿。

    顺着驰道一直往南,就是颍阴,颍阴东边就是许县。

    山南水北谓之阳,颍阴、颍阳地名就不怎么符合这个规律,因为颖水有两条几乎并行的主要支流。

    颍阳所在那条更长一些,就算是颖水主流,颍阳在颖水主流的东北岸,所以是颍阳。

    颍阴也在支流潠水的东北岸……只是潠水走了个‘c’形河湾,颍阴就在这个湾里,勉强算有个‘颖水之南’的地理特征吧,就成了颍阴。

    雨水停歇,再走两日,抵达颍阴,有了足够过冬的粮食,那什么都会好起来。

    刘协静静望着窗外雨帘,不由思索皇后与怀孕的董贵妃。

    想要将她们赎回来,就一定要与赵基这里保持足够的亲善,然后想办法将赵彦征入朝中辅政。

    把赵彦从河东调离,赵基这里其实不难处理。

    思索着,刘协神情轻松起来。

    就在这雨幕之中,张绣率领的军队披戴雨具,在雨水掩护下绕路向北,从宛豫驰道北边而来。

    也就是从荥阳方向而来,俨然天子王师模样,冒雨而进,抵近颍阴城北。

    张绣所部在南阳待了一年时间,军中又有许多南阳豪强宗兵,根本不缺雨具。

    不像赵基的并州兵,根本没有雨具这个概念……不过军中皮革甚多,也不需要什么雨具。

    颍阴北城头,县令李宣闻讯登城,就见城下军士戴着竹笠、身披蓑衣,皱着眉头:“王师自北而来,怎么像是荆州兵打扮?”

    李宣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孙,与高干一样,是袁绍的外甥。

    只是李宣生父更看好曹操,临终之际再三告诫,李宣这才拒绝了袁绍的邀请,留在颍川,并出仕。

    当颍阴县令,对李宣来说并不是什么恩赐,而是他给荀彧、曹操面子。

    颍阴真正的守将是刘若,刘若沉容观察城外兵马,不急着回答。

    他虽然执掌兵权,可他跟李宣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所以李宣发问,根本没有问他,而是问主簿郑子群,这人娶了陈群的堂妹,是本县望姓。

    只是天下大乱,吕布就任颍川郡守后出兵夺兖州,郑子群的妻子就失散吕布军中,不知死活。

    郑子群也是凝视城外喧哗、叫骂的军士:“县君,荆州牧刘景升派遣五千军士运粮雒都,如今城下之兵,听口音也像是南阳兵士。”

    李宣点头,这才扭头看刘若:“刘校尉,来将何人?”

    “自云是南阳邓济。”

    刘若补充说:“刘景升麾下有中郎将邓济,应是此人。”

    李宣闻言皱眉,还以为是新野邓氏嫡流,但混到刘表麾下当中郎将,说明是新野邓氏旁支,是豪强一脉。

    高门嫡脉,有正经仕途,才不屑于横行乡里,招惹恶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