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6章 将战真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46章 将战真定 (第1/3页)

    真定县城,张燕刚结束一场内部会议。

    各军头目散去后,张燕一个人坐在地图前怔怔望着。

    军中内外已有流言滋生,说是袁氏与赵氏停战,他们被赵氏所卖。

    所以各军头目急切要求退兵,哪怕丢失一些战利品,外围势力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年常山之战,已经打的黑山军各部有了心理阴影。

    现在也是一样,率先抵达真定的人已多多少少抢到了一些东西。

    如果能打顺风仗,这些人不介意留在前线与袁军对峙。

    可若是赵基与袁绍和谈,那留在真定就危险了。

    等袁绍主力围上来,那想要全身而退可就难了。

    毕竟……已经多多少少抢到了一些东西,可以算是不虚此行。

    这与张燕的规划存在很大差距,张燕也清楚,是无法一口气歼灭袁氏的,怎么也要重创或拖住袁氏主力,给公孙瓒制造机会。

    相对来说,公孙瓒更注重的是地区服从,不在乎那些土地归谁。

    而袁绍这里考虑的就要多了,驱逐韩馥,诛杀冀州冠姓、郡望、豪强,基本上重创了冀州的帝室派。

    剪灭那么多豪族,袁绍获取了军资、人力,追随、支持他的豪族获取了更多的生产资料。

    所以袁绍、占据冀州统治地位的豪强们普遍获益,是不可能放任黑山军返回家乡的。

    哪怕现在人均土地明显富足,可几代人繁衍之后,再多的土地也不够用。

    宁肯自己的子孙争夺土地打生打死,也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与外人争杀。

    内斗再狠,最终的胜利者依旧是自家后人;若是容留外人,稍有不慎,就有宗族覆灭的风险。

    这种关系百年、千年的长远大事上,冀州人表现出了极端的团结。

    黑山军中目光长远的头目自然也不愿为了生存苟且于当下,否则子孙世世代代困居深山之中,以后几乎不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连读书、出仕的机会都没有,生产力不足,饿肚子是常态,娶不上媳妇灭种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甚至顽强生存,河北大姓缺健奴时会来山里捕奴,把你抓走了,那就生不如死;郡县缺兵,也会来山里哄骗、强抓。

    总之,只有败者才会困居山野之中,被动等待消亡。

    可惜的是,人群之中拥有远谋的永远都是少数。

    张燕很是无奈,当真定这里的黑山军开始撤离,那外围扫荡的黑山军也将争先恐后后撤。

    那么各种中立、缴纳过粮食的豪强也将闻风而动,配合袁军追击、掩杀黑山军各部。

    就像当年常山一战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