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4章 信心丢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24章 信心丢失 (第2/3页)

增兵,给袁绍施压,免得他集结主力虚晃一枪,去猛攻张燕。

    只要拖到公孙瓒大军南下,袁绍的冀州防线就会支离破碎。

    这一战赵基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拔掉高干、袁熙与袁谭,把袁绍压缩到冀州本土,斩断外部触角。

    魏兴督兵乘船南下时,贾诩已经抵达祁县,引着他的属吏团队参观王允故宅。

    他最初渡河时就带了文武属吏百余人,这就是贾诩的干股。

    分出去大部分人后,这段时间又补充河东人、太原县吏、雁门、代郡、西河、上郡人,再次恢复到百人规模。

    这么庞大的一支属吏团队,贾诩居中调度,这些人充当耳目爪牙,就能完成全局控制。

    王允故宅内,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一切书籍早已被赵基派人搬空。

    最让让贾诩欣慰的是,赵基的报复十分克制,从始至终没有挖坟戮尸这种无意义的事情。

    甚至还以天子的名义派人来增修王允的坟冢,将死人的事情做的很漂亮,却没给活人一点活路。

    贾诩巡视一圈,感慨不已:“世无长盛之族,也无不死之人,此理不假。我等奉朝廷之命,治理一方,更该谨慎修身,切记切记。”

    随行属吏籍贯复杂,此刻心情也是复杂,俱是长拜:“喏。”

    “走吧,随我去王子师坟前祭拜一番。”

    贾诩意兴阑珊,他可知道祁县王氏的族谱被烧了。

    这次安排他领郡、坐镇祁县负责全军后勤,虽然有祁县地理位置独特的因素,但也有让他继续追讨的用意。

    只是这种追讨不必流于形式,暗中使劲即可。

    否则光明正大流传出去,大家面子上也不好看。

    贾诩亲手书写一道祭文,在王允增修的坟冢处焚香,遣使诵读之际,晋阳出兵的消息已传到上党。

    上党郡治,长子县。

    高干自上任以来,就求访避乱于上党的中原士人,身边聚集了许多士人。

    这些士人多是群雄讨董之际察觉不妙,就舍弃家业,带着家人、亲族、乡党迁徙而来的,多在山谷之中屯垦自足,得以生存。

    比起中原饱受战火摧残的士人来说,避居上党的这些士人素质更优秀、更果断一些,有较强的忧患意识。

    这样一群精通存身之道的士人,又怎么可能押注于高干身上?

    高干只是袁绍的外甥,又不是袁绍的儿子。

    短期内有没有高干,他们这些客居士人依旧要耕种自足;长期来看,投靠高干又能获取什么收益?

    就现在的上党,他们饿肚子的时候,高干也不见得能赈济多少。

    所以高干时常举办宴席,这些人受到邀请欣然赴宴,高谈阔论一番就回家休息。

    至于出仕高干……几顿饭就想收买这些已经能自食其力的士人?

    这批士人的集体意识就是如此,高干很难扭转。

    每次邀请,彼此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