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两篇短诗 (第3/3页)
了,又做出安排,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想到即将脱离苦海,当即就红着眼睛扑到赵垣怀里痛哭,恨不得将这段时间所受的委屈尽数宣泄出来。
赵垣只是默默承受着,没有开口安慰什么。
他活了二十二年,家里每个人是什么德行,他难道不清楚?
原来还要看母亲、老大的脸色,可赵基给了他一个机会,马上要去赌命做人质,还受这委屈做什么?
出去做人质死了,现在受委屈毫无意义;若是就此显贵,以后帮赵基做点事情,他也能自开一脉,何必低头做老大的奴仆?
等妻子哭罢,赵垣就问:“父亲北上代郡时,母亲怎么没有同行?”
妻子神情犹豫,赵垣扭头看边上欲言又止的阿喜:“你说。”
“是父亲又带来两个小寡妇,母亲争吵不休,父亲也没留手,关起门殴打了母亲。”
阿喜放低声音:“我娘,阿兰她娘也都跟着父亲走了,现在桐乡就剩这些人了。”
“散了也好,各过各的,省的被人一夜灭满门。”
赵垣嘴里也没什么好话,身形松垮坐在那里:“这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了,都走吧。免得母亲追出来,到时候闹的外人知晓,反倒不美。”
嘴上这样说,他想站起来,就是腿软使不上劲。
长这么大,他感觉今天格外痛快,就是骨头有点酥软。
从小就他挨揍最多,挨揍的理由与赵基不同。
赵基是确实顽劣,有自己的想法,老赵打呢打呢岁数也大了,反而没那么重手。
赵垣不一样,虽然听话可不够机敏,这其实更让老赵看着窝火、生气,逮住机会就动手。老赵又是正当年的岁数,等赵垣十八岁时才不再轻易动手。
虽然不动手,可平日里也没少使脸色,已经让赵垣形成了条件反射。
有时候一个眼神,带给赵垣的压力比揍一顿还严重。
而赵基快十五岁时,就摆脱了毒打,更是赌气搬出去自己住,连脸色都不看。
特别是赵基能射山中鸟兽补贴家里时,更是敢呛老赵,老赵也能包容。
就这样,等小裴氏闻讯跑过来时,赵垣的小庭院里早已没了人影,连贴身衣物都不要了。
若不是赵垣还存在理智,他真想一把火烧光眼前的一切。
赵垣直接带妻子来桐乡渡津,住宿在渡津处的百人规模小军营里。
他有一种预感,老大这里获得官位后,肯定会带着妻子跑的远远。
赵基肯定有办法让老大远离河东,到时候这偌大的桐乡君封邑里、府邸里,除了母亲裴氏外,她将孤伶伶一个,找不到一个可以叙事的旧人。
赵垣参加过晋阳之战,清楚战场有多么残酷。
他都不想受这些气,赵基那里承受那么多压力,怎么可能会委屈自身?
他比赵基大五岁,基本上是看着赵基长大的。
赵基真的怕老赵的打?
怕都不怕,又能记恨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