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黄老兵法 (第3/3页)
能消解两家误会,平息兵戈,也是一桩善事。”
高柔察觉温恢疏远态度,就勉强一笑:“赵侯强于练兵,观其麾下匈奴义从,可知传言不虚。”
温恢只是礼貌做笑,高柔也觉得尴尬,就又问:“王彦云等人?”
“俱已伏诛,产业抄没入官,已成过眼云烟,不复存在。”
温恢说着抬头看天色,见有来到摊位前观望,温恢就对高柔歉意赔笑:“赵侯行事果决,文惠兄早些去做正事,快些渡河吧。”
“好,来日有缘再见。”
高柔起身,温恢也起身送了两步,然后返回自己的破旧矮桌前,拍去袖子上沾染的木屑,揭开墨盒盖子,取笔润墨,询问跪坐在面前的男子:“是要写家书,还是凭据?”
这男子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递上:“小人是山里的猎户,听说赵侯搜集山野藏书,想请君子看看此物,能否在赵侯那里换点钱粮。”
竹简陈旧,倒保存的极好。
温恢双手接住,解开细皮索,摊开竹简阅读,目光快速扫视:“这是一篇讲述治国、施政的残篇,是黄老之学。这一残篇不甚值钱,你若能送去全篇……越多越好,或许能换来一匹驽马。”
卷起竹简,温恢仔细扎好递还回去:“你若是舍得,我可以为你誊抄一份,留着以后也能卖个好价钱。”
男子苦笑:“君子高看小人了,小人家贫,如何能供应子弟攻读经义?”
“这黄老之学与赵侯治政颇有契合之处,你若信得过我,容我先誊抄一份,你再上缴原本。等我手里宽裕一些,再为你誊抄一份。”
温恢继续劝说:“赵侯执政爱民,以此黄老经卷传家,今后也是一场机缘。”
男子犹豫,点头:“那三日后小人来寻君子……敢问君子,这卷上写了什么?”
“是兵法。”
温恢语气平静,却将男子吓一跳:“兵法?”
见他手抖,温恢转而安慰:“不是选兵、用兵之法,是兵阴阳与地势相关的残篇,寻常人看不懂。三日后来见我,这可是能传家的宝物。”
“是,三日后小人定来这里拜见君子。”
这人将竹简塞到怀里,连着拱手,温恢笑着目送对方离去。
黄老之学囊括百家许多精要,掺杂兵法实属正常。
还有后人托黄老之名,将自己所学编写进去。
而这卷残篇,就属于后者,因为这是温恢第一次阅读。
目送那人快步离去,温恢也起身收拾自己的摊子。
他可没那么多空闲竹简誊抄,一时间也不好凑集竹简,他准备去找人借点布帛。
至于在赵基这里出仕,怎么也要注意一下影响力。
王凌等人尸骨未寒,现在出仕,也说不过去。
就算出仕,赵基也不可能信任他,反而会遭受集体的轻视。
就现在晋阳的发展势头,温恢真的不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