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会被拆穿的谎言 (第3/3页)
。”
温可愕然,指了指自己:“我?”
温为海眼神思索:“爆炸案发生当天的早上,凶手和陆远取得联系,并且同时告知他在明智小学的教学楼,和你的办公室里各有一颗炸弹,让他选择救谁。”
站在正常人的角度,肯定会选择救学校里的学生。
这是惯性思维的漏洞。
警察和学生同样是人。
当这两类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警察要更安全,从而选择优先救学生。
陆远就是这么想的。
但这不能怪陆远。
因为就算是警察自己,都是这么想的。
进入这种惯性思维之后,陆远就会很自然地告知温可,让温可进行自救,而他则是要去明智小学查看。
但真正的二选一游戏肯定不是这样。
从十几年前的类似的爆炸案中,温为海就能感觉到,这个12应该是一个高智商罪犯。
他不是单纯地为了杀人而杀人,而是把杀人当成一种乐趣,一种游戏。
十几年前的爆炸案和刚发生不久的爆炸案,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玩弄人的手段更高明了。
“在我的办公室里确实有一颗炸弹,但在明智小学的教学楼里没有找到炸弹。”
温可想起陆远说的话。
陆远说他被骗了,炸弹不在教学楼,而是在明智小学的操场。
温可把操场有炸弹的事情也说了出来,但温为海毫不犹豫地摇头:“明智小学的操场也没有炸弹。”
“整个明智小学,压根就没有被放置炸弹。”
温为海很清楚。
炸弹只有两处。
一处是温可的办公室,这个地方必须有炸弹,因为只有温可的办公室里有炸弹,那明智小学里有炸弹才会有可信度。
温可的办公室面积就那么大,随便扫一圈都能看完,所以想要找出一颗炸弹很容易。
但明智小学的教学楼有十几栋,操场的面积同样不小,想要找出一颗炸弹,短时间根本不可能。
对方根本没必要在明智小学里放置炸弹,这个环节是可以忽略的,并且完全不需要担心被拆穿。
这就是对方的聪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