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点火! (第3/3页)
成为了一个阵列,在地面通讯基地的配合之下,达到了直径等同于4000公里口径天线的效果。
在敌神星那里,李青松做了同样的布置,同样布设了三台巨型天线组成阵列。
精密机械加工车间里,数百名克隆体在设备的辅助之下,聚精会神的,以比当初在电路板上焊接晶体管更为细致认真的态度,一点一点的将探测器的各个零部件造了出来。
太空工厂之中,长度达到了230米,直径20米的超巨型三级火箭也慢慢组装成型。
且,不是一支,而是同时造了五支。
它们已经经过了多轮地面基地的试车测试,但对于整体,李青松仍旧没有太大把握。
这么大的火箭,连地球人类都没有造过。
于是李青松便打算进行一下测试。
总计约四万吨液氢和液氧被灌注到了巨大的火箭之中。伴随着一道点火指令,强烈到无与伦比的火焰从火箭尾部喷射而出,推动着总质量达到了六万余吨的巨型火箭开始加速,慢慢挣脱了洛神星引力。
但好景不长,还没飞出多远,它便轰然一声爆炸了。
数万吨液氢和液氧,让它变成了一颗史无前例的巨型炸弹,如同一颗太阳一般,直接将洛神星昏暗的大地照亮。
但没关系,李青松还有四支。
迅速的搜索残骸,分析数据,寻找故障点,进行后续修改优化……
第二支火箭仍旧未能成功。故障原因为二级点火失败。
第三支也没有成功,原因是出现了氢脆,导致燃料泄露。
一直到第五支都未能成功。李青松毫不气馁,在之前经验下,再度造了五支巨型火箭出来。
在又失败了三次后,第四次终于成功。李青松的技术积累也逐渐圆满成熟。
这第五支火箭,就将承担起那颗小小的探测器的发射任务。
它被珍而重之的放置到了火箭顶端。
与此同时,深空通讯网络、轨道计算、追踪、定位等等方面也全部准备完毕。
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