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开山怪方星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22章 开山怪方星河 (第3/3页)

也不认。

    但是王老师梳理出来的脉络,大家不得不认。

    也就是说,方星河作为现代文学体系里最新一代作家,走在了中国文学转型的最前沿,并且具备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这是完全抹不去的存在感。

    以清北复交为首的文学研究团体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将方星河的作品往通俗文学上靠;第二,模糊掉方星河语言风格的独特性和开创性。

    《苍夜雪》卡在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中间,其实更偏严肃一些。

    但是在咱们中国这件事情很奇怪——写作是作家的事,定论是学术界的事,作品到底怎么样?作家说了不算,读者说了也不算,学术界自有公论。

    所以,北大新闻学院某主任如实写道:“《苍夜雪》作为一本青春文学作品,不够严肃,风格割裂,部分文字过于艳俗,是新青春文学领域内的风格开创者,但是和正统文学作品相比起来仍有极大不足……”

    他们内部倒也不是完全的一边倒,北大有曹文轩帮《苍夜雪》讲话,复旦也有陈思和,但是相比起更为庞大的反对声音,区区几个人,杯水车薪。

    对于方星河本人的语言风格,贬低的声音是从一开始就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知而不顺》。

    短分段、只使用常用字、低阻拒性、口语化、直白刺激情绪……

    统统被形容为糙、燥、浅。

    现在,随着方星河的语言风格在网上被大肆使用和传播,学术界更不待见了。

    “互联网上百分之九十的内容相当低俗且无营养,恰如方星河的语言风格,他们凑到一起倒是相得益彰。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夸奖这种降低中文美感的低端写作方式,但在我这里,他永远不及格。”

    不及格论激起一片叫好声,学界现在公认方星河的文笔不及格。

    这把方粉们气的啊,天天哇哇叫。

    王亚丽陈阿姨她们每回给方星河打电话都得骂两句“一群老古董”,但其实,这根本不是古董不古董的问题。

    主要是上回上节目时,方星河把北大得罪狠了,骂得太脏,引发了好多人的不悦。

    北大中文系的影响力,懂的都懂。

    然后,压制他,对于学术界而言,也具备一种现实性的需要。

    ——影响力越大越要压制,因为这份影响力是方星河自己拼出来的,而不是他们赐予的。

    学界的权威还要不要了?

    而且随着《时代》的爆炸式扩圈,王老师那句点评的含金量正在不断上升,这太要命了。

    “在民族复兴与现代化进程的宏观框架中,构建新生代全球化叙事手法和本土化精神核心的重要节点。”

    不少人都相信,再过几年,这句话和这句话形容的方星河是要一同登上课本的,成为现代文学研究里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90后大约都能赶上,上文学通史课,重点一划,整句话里七八个考点,背答案背得头皮发麻……

    越是如此,学界越要压他。

    不过,文学研究界和文学评论界终归还是太小了,哪怕算上卖着吃奶的力气强行反方黑方的13丑,也没能阻止民族情感的大爆发。

    方星河聊得太深了,其实并不适合普罗大众体会,但是架不住他商业价值大,媒体乐意报、乐意解析、乐意总结,王老师是一个好例子,却不是孤例。

    如王老师一般,对方星河寄予了厚望和盛誉的民族斗士,把专访内容吹出了花,吹出了新高度,吹出了民族意识觉醒的重大意义。

    然后就和不认同的学界以及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资媒正面撞到一起,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火爆了整个5月。

    差不多到5月10号开始,方星河就彻底出不了门了。

    绵延不绝的碰撞将他的热度持续推高,3号开始就有媒体到小破县城蹲守,到10号左右,狗仔在他家周围部署了一个防御圈。

    在师兄们的保护下,方星河倒是能够随意进出,最多就是被怼脸一顿拍照片。

    但问题是,从周边城市赶来的方粉比过年的猪还难按,女粉不方便处理也就罢了,男粉也挺疯,嗷嗷叫着让方星河在各种奇怪的东西上签名。

    而且相当一部分男粉并不纯粹,他们好像兼具了粉丝、狗仔、代拍的三重属性,长期徘徊在方星河周围,找一切机会拍照合影要签名,频繁到不可能是自用。

    方星河特意和其中两位大学生年纪的男生聊了聊,果然不是自用,是学校里的女生想要,但是得上课,蹲不起。

    于是他们就抽空过来晃一圈,拍照签名之后拿去讨好女生,甚至出售。

    方星河仔细一想,懵了个哔:好家伙,因顶流而诞生的偶像产业链,提前这么多年在我身上萌发雏形了?!

    卖明星签名这个事情历来有之,不过在顶流出现之前,这块市场不够大,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和稳定回报,因此只是一条很小众的赛道。

    而现在,因为方星河的热度和深居简出的行为,提前催生出了代拍雏形,既离谱,又合理。

    一种紧迫感自方总心中油然而起。

    看来,是时候建起一个专业的运营机构来满足广大粉丝的需求了。

    钱不钱的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得掌控住源头,保证信息的权威和可控。

    第一时间,他想到了秃脑门和黑眼圈。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