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舞台搭好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72章 舞台搭好了 (第3/3页)



    “甭担心,担什么心啊?那孩子厮混得跟个人精一样,他怎么没来首都做节目?心里有谱着呢。”

    “可不嘛,野精野精的。”

    这差不多是人艺对方星河的公论,一群积年表演艺术家,多看几次新闻就摸清楚方星河是怎么回事了。

    不是说多了解方星河,而是从“人物逻辑”出发,相信他吃不着大亏。

    林导也难得有兴致,加了句点评:“也就是时间不凑巧,不然我也想去听听。方星河的思维异于常人,单单是从他那些狂言妄语里泄露出来的思考路径就比好些著作更有价值,真想和他好好聊聊啊……”

    馮远征咔吧咔吧眼睛,有点懵了。

    此时的他,还没到那种境界,不具备从只言片语里提炼思想价值的能力,因此听得迷迷糊糊。

    而那些年轻人,更是只想看热闹罢了。

    世界一直是这样的,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有着天差地别的价值,倒也不必强求。

    至少他们愿意看,不是吗?

    就在这样的趋势下,吉视的未命名节目忽然就成为了城市中学界里万众瞩目的一件大事。

    好奇,想看,迫不及待。

    吉省卫视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关注,市场占有率莫名其妙地开始提升,乐得全台上下笑开了花。

    当然,肯定不只是中学生关注,文化界、知识界只会更关注。

    如果说之前的《青春》只是一点嘲讽,那么这封砸到脸上的战书,就是最直接的羞辱。

    一时间,大半个媒体界都被激怒了。

    所有写过文章批评方星河的人,都被骂得火冒三丈。

    龟、狗、蛆?

    “狂妄!!!”

    阎烈山砰砰拍着桌子,气得脸色铁青,马上就要提笔写文。

    但是当笔尖落到纸面上,他却只起了一个头,便写不下去了。

    怎么写?

    写什么?

    现在发文章还有意义吗?

    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涌上脑海,叫人踯躅,也叫人胆怯。

    最终,他放下笔,拿起了电话听筒。

    “喂,老程,你那边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他们都挺焦头烂额的……”

    程一中的声音和平时截然不同,阴郁又沮丧。

    “小杂种公开挑衅,现在写什么都跟笑话似的,写得多好,读者也不会认啊……”

    “那就鼓动他们都去参加!”

    阎烈山的嗓音猛的一冷,从牙缝里挤出决断。

    “只要现场都是咱们的人,我看他有几张嘴来支应!”

    动员令一发出去,效果立竿见影。

    以难防为首的资媒,原本就有着极其强烈的动力去批臭方星河,再加上高层授意,同阵营中的大部分“高级知识分子”都向吉视发出了申请。

    一个小屁孩儿而已,看我去当面干碎他!

    干碎,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为了时下的流行词,人人都在用。

    有些谨慎的人觉得方星河不好对付,因此缩起来观望,但是总有一些人以固有思维去判断小年轻的综合素质,将之视为出名的良机。

    某些人私下里一统计,好家伙,目前活跃着的公共知识分子里,和文学能够沾上边儿的,几乎有70%都想去。

    一旦出名,那就是钱啊!

    一旦把方星河干碎,那就是公知界的新一代旗手啊!

    一旦风风光光的在掌声中退场,接下来就可以巡回演讲、开班授徒、签名售书、出国报告……

    到底能得到多少经济利益,想都不敢想!

    没人看好方星河在大场面中的表现,众所周知,写作和讲演,讲演和辩论,都是截然不同的事。

    而且就算方星河有两下子,咱们哪怕赢不了,保住面子总没问题吧?

    类似的思想在公知群体中蔓延,导致嘉宾名额反而成为了紧俏货,不但不用给钱,甚至他们还得讨好吉省卫视……

    真鸡儿玄幻。

    然后就在9月28号晚上八点多钟,副台长致电方星河。

    “小方,嘉宾已经基本确认了,那个北大的教授焦国标将会带一批学生过来,另外一个嘉宾是王檬老师,还有一个你肯定想不到——陈丹娅主编的哥哥陈丹轻知道了你的事情,特意为你提前回国!

    陈丹轻你可能不了解,他原本是国内特别知名的画家,后来去了米国搞艺术,这次也不知道怎么的,特意找上来,想做你的嘉宾……”

    还能怎么的,发现有机会蹭热度就凑上来了呗!

    方星河大约知道陈丹轻是谁——后来因为爱装逼而在互联网上火过一阵子,好像有一幅作品拍卖了几亿人民币,又是出书,又是写自传的,大体上是在文化界挺有影响力的那么一个人。

    他也没在乎,爱谁谁,反正到了之后都得给我做配。

    “可以,你们定,就是时间能不能再抓紧点?”

    “正好想跟你说这件事呢,明天开录,做三天后期,然后刚好避开国庆,2号播放!”

    副台长的声音变得极其振奋:“经过三天的充分宣传之后,我们打算把节目放在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后面,8点开播,有一个小时播一个小时,有两个小时播两个小时,咱也冲击一下同时段收视率第一!”

    方星河对这事儿倒是没那么乐观,访谈类节目,再怎么样也很难跟电视剧PK收视率。

    尤其现在格格一代开始重播,每天的收拾份额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

    “试试嘛!”副台长的野心简直不加遮掩了,“至少非电视剧类的收视率一定是第一,咱们的节目多新鲜啊!”

    确实,暂定为《三堂会审方星河》的节目是挺新鲜的,此前国内还从未出现过让一个小孩和一群教授当面辩论的谈话节目,那小孩还是近期最火爆的文化名人。

    新概念作文集的销售暂时放缓,仍然没有冲到20万,不过加印一定是必然。

    而且作为重点,已经有不少报纸全文刊登了方星河那篇《青春》的原文,这件事的讨论基础足够广泛,也就意味着观众基础扎实,恐怕有不少人会看。

    因此,副台长在兴奋之余,也特别紧张。

    “小方,舞台搭好了,你可千万别大意啊,虽然我们能用剪辑为你保底,但是也需要你自身发挥出一定的水平……”

    “没问题。”

    方星河的声音也隐隐带上了一股子兴奋。

    在线上干人,他早都干腻了。

    现在终于有机会在现场发泄,简直不要太爽,你方哥对此可是期待太久了。

    至于能不能发挥好……

    你们猜,我把格氏演员训练法和表演大类目加到了多少?!

    *******

    很大一章了,明天继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