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章 搞笑的吉报【感谢新盟方寸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41章 搞笑的吉报【感谢新盟方寸山】 (第3/3页)

就有30,巴金先生发文盛赞之后的热度到了80,而现在的热度干到了至少200。

    仅仅当天就有二十多家晚报转载,粗略统计,总发行量至少两百万份,覆盖人群难以计数。

    支持“读书有用”的正方,因此振奋精神,高举方星河大旗,向反贼们发动总攻。

    这种攻势,在第二天达到了高潮。

    赵春华终于把深度访谈的第一篇给赶出来了,北青报社会版头条,标题引得各方震动,粉丝狂嚎——

    《我和命运干过仗》

    此文一出,如同烈火浇油,将方星河从单薄的中考状元、文学天才,升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然后,经由后面的两篇续稿,将这种形象进一步丰满,迅速席卷了全社会。

    一时间,洛阳纸贵,全国各大报亭疯狂催货,加印加印加印!

    专访刊登前,北青报的发行量稳定在60到65万份之间,上下浮动不大。

    传阅率保持在每份4.69人,是首都媒体的最高值。

    而在三天之后,系列报道结束时,发行量暴增至110万份,第一次挤下《首都晚报》,并且登上全国第三的宝座。

    同时,传阅率突破每份6.12人,实现了全行业制霸。

    另一边,虽然南方周末仍然保持着150万的发行量,稳居第二,但是,力挺韩涵的他们在最近几天里被打得灰头土脸瑟瑟发抖,纵使嘴再硬,也掩盖不住势头被压的颓然。

    北青的第二篇报道,《学习没有为什么》,相对而言平和一些,他们还能扛一扛。

    等到第三篇《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一放出来,真的,一点不夸张,抵抗全面垮塌。

    在终篇的最后,赵春华如是写道:

    “通常我们不会将命运这种宏大命题同一个孩子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青少年试图向我讲述命运,我会想笑。

    但在这一刻,我笑不出来。

    我由衷地感到震撼。

    不是因为方星河的经历有多悲惨,作为记者,我对悲惨本身的承受力很高,很多采访对象的遭遇让我泪如雨下,可那只是同情,是悲悯,是善良和不忍。

    惟有方星河,他让我感到自惭形秽。

    诸位,我们要穷极怎样的想象力,才能将14岁、孤儿、校园大哥、三天打一架、中考省状元、文学天才、冷静的批判者、发誓要敲断亲爹两条腿的酷烈少年、专注的小镇做题家等等等等完全截然相反的特征融合在一个人身上?

    如果你接受了他的不可思议,那么好,你是否能够继续接受他对命运的不屑一顾?

    我不太能够接受,我想:你怎么可以如此轻描淡写?

    有时候一件小事就能轻而易举的压垮我,让我烦躁暴躁乃至狂躁,我不认为这是我太脆弱,很多成年人都和我一样,也会随时被生活中的不如意刺激到胸口发闷头脑发昏。

    可方星河就是如此轻描淡写。

    当他用整场采访最认真的语气说出‘我和我的命运干过仗’时,我丝毫感觉不到他是在炫耀。

    他只是用自己举了一个例子,告诉我们这些成年人:别灰心,别消极,当某些事成为既定事实时,接受前面那部分不可改变的,然后干碎后面那部分尚未终局的。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方星河最后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他对命运的态度,终于使我信服。

    我不得不信服,也不得不接受。

    但我坚持认为这种思维不具备普适意义……于是我这样讲:‘方星河,你是一个特例,你有着我从未见过的顶级天赋,所以你不能用你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

    你们猜,他是如何回答的?

    他哈哈一笑,脸上终于流露出一丝狂放。

    ‘当然,我知道,精神上的阳痿确实很难治好,但是如果我的刺激能让他们稍微硬一下——哪怕就一下——在体会过硬的好处之后,他们就会怀念这种感觉,于心底最深处种下一颗种子,想方设法尝试,慢慢追求,或许哪一天就真的能够搏起了。

    但是归根结底,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某些媒体想要强加给我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是很抱歉,我真没有。

    我骂了,爽了,够了。

    最后结出恶果,我不在乎,最后结出善果,我也不居功。

    所以我不会用我的标准来要求任何人,希望您在报道的时候也能如实记录,我所讲的一切只代表个人。

    我肯定是黑马,至于你们……爱是不是。’

    在采访的最后,方星河将他所讲的一切道理尽数推翻,我愣住了,好长时间大脑里都是一片空白。

    回到报社,我重新整理这份采访稿,心中焦躁不安,困惑踯躅。

    犹豫良久,我终于决定,浪费同事们一点时间,开展一次专项讨论。

    大家非常积极,从总编到助理,一边观看采访录像,一边畅所欲言。

    核心问题是:通过这篇采访,你所看到的方星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争执是那么激烈,但结果很遗憾,我们未能达成共识。

    最终,总编决定搁置争议,将问题交给读者。

    而就在交稿时,我的想法忽然莫名其妙地开阔起来——

    你们觉得方星河是什么样的人,他不一定是,但他一定不会在意你们认为他是或者不是,所以……爱是不是。”

    赵春华留下的结尾拗口且意味深长,于是,方星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迅速成为了热门话题。

    而在这篇采访下面,北青又用黑粗的2号字体宣布——

    明天,我们将在文学版刊登方星河的最新文章,《小镇做题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