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江州上空的鬼影 (第3/3页)
那就别怪自己心术不正了。”
董雪莹还是跟着尤启立他们那边见识过不少:“我觉得你可以最后尝试下,跟他们再谈谈,起码要把态度摆明。”
让卫东其实自己还不是在摸索,满意有个持家的老婆是真不错,点头说好。
赵厂长这边也举杯:“我可以保证,钛锭这边除了国家调拨,我们绝不会找其他销售渠道……一年全国也就这么两三百吨的产量,我都不知道能怎么活下去。”
让卫东从腊肉到钛锭,再到相机,现在已经不用依赖这个有色金属销售,他反而胆战心惊怕这种玩意儿卖出事。
不然江浙那边有色金属厂早就说可以上升到每月五吨了。
他还能忍住,真是全靠相机销售可观。
但相机目前每周八千台几乎也到了产能瓶颈,摄影大赛那边再扩展下,都不用争夺上电视广告的机会。
所以算来算去,让卫东心里已经基本把机会准备给卫生巾了。
笑着举杯:“您把关于厂子这边产品自行销售的政策文件给我套,再给我出套厂里授权我自由销售的协议,我争取能多卖点,也再跟人把价格争取高点。”
无论如何把屁股摆正了,万一有事儿起码有个拉扯的机会。
虽然他明白在国内这些事都是上称那就万钧重了。
赵厂长连声说好。
酒足饭饱才一起散场。
让卫东索性把办事处那边让给姐妹俩今晚说悄悄话,自己跟麻辣烫店里随便蜷一宿,明天必须要去找房子安个家了。
反而是董雪晴很想拉着姐夫一起回去,被她姐颇有些纠结的揪了耳朵抱娃走,要好好收拾一顿泄愤。
早干嘛去了,平白让人钻了空子。
还有很多细节要盘问呢。
作为过来人,董雪莹肯定能感受到些细节,大概心里有点影子了。
王大妈跟着老让夫妇晚上坐卡车回了门市部歇息,赵厂长就带了司机住到对面招待所去,他们开着另一辆东风车。
让卫东第二天一早约了他去后面服装、商品销售街道逛逛,询问那些商户从粤东进货的运输渠道。
果然收获了一堆很想有稳定运输渠道的店主需求。
可都这样了,赵厂长还是不愿自己做:“你都说起那些合作厂家那么贪心险恶,我搞技术出身更不想沾这些麻烦,你带着搞就是,我给你出协议,红光厂现在年产八十吨钛,只要能卖出去五十吨就能基本养活全全厂,其他的你再这样补充下,我对全厂也有个交代,隔壁厂子已经发不起工资了。”
让卫东隐约记得,这算什么,拖下去就是厂子成片的破产,干了一辈子的工人开始下岗。
东北的重工业,西南的三线厂,这两部分都是这轮改革中最惨的群体。
就看带头人能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开拓出点新路子来。
目前看这位赵厂长似乎是不行,要不是钛这玩意儿太敏感,让卫东真想自己接手了。
反正说好了接下来协议到位再做新一个月的调整,把赵厂长送走。
让卫东才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旁边二楼,姐妹俩早就焕然一新等着出门。
董雪晴早就急不可耐:“我有三天的假,家呢,我们家在哪!”
让卫东看了眼没过门的老婆,你不敢说单住吗,我来说。
这家里一天天的哪能有娃晃来晃去的妨碍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