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地产强人 (第2/3页)
“嗯你发明的这个地产模式,一定会风靡沪市的。”
实际上,也有地皮业主将其租给企业作为‘商业用途’,例如南鲸东路的土地业主,将其租给‘新新百货’,盖了一幢大楼,合作方式也是租满多少年,连建筑物一起归还业主。
当然,租给工厂的租金肯定要的高,不可能十年回本,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高回报’。
而租给商业和住宅的租金,可以适当的降低不少,因为业主看中的是到期后收回上面的建筑。
“多谢你的夸奖”
确实,如今陈光良已经成为沪市的一个‘小名人’,多少地产商纷纷前往愚园路608弄打听消息。
一旦这种模式被大家吃透,沪市将掀起一股‘地产热浪’。
因为目前的情况是:持有优质地皮的业主惜售,但自己又无开发地产的经验和魄力;地产开发商买不到足够优质的地皮,或者是资金不足。
而‘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还本,屋归地主’无疑可以解决这种情况。
“这是沪市商业储蓄银行的票据,你拿好!”
陈光良将一张5000大洋的票据递给朱广生,这是押金一年、租金一年的钱,这钱是临时抽调的,等这个项目收回资金,自然要偿还给其它项目。
朱广生高兴的接过来,刚刚花掉28000大洋不到,如今又收回了5000大洋,心情更好了。
“对了,合同上说,我可以监督建筑施工,以保证建筑物至少三十年。是吧?”
“当然,这是老哥的权利,我可以两边工地都开放给你,作为比较你放心,我们按照三十年标准建,实际上就是一百年都可以用。”
“哈哈,那我就放心了!”
一百年,怕是二十年后就不属于你,当然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人民’。
不过,这事不怪陈光良坑人家,毕竟谁知道二十年后,朱广生走不走?
就算朱广生要走,这个项目起码也为他赚了二十年的租金不是!
当然,抛开所有的一切不谈,民国政府也会让大家的货币贬值,所以更不存在什么了。
大家虽然是朋友,但陈光良做事也问心无愧。
拿到租赁合同后,陈光良组织了长江地产的职员开会。
“预算要尽快做出来,这关系着长江地产今年的实际利润。”
郭德明连忙说道:“没问题,下旬一定可以拿出来具体的预算。”
这个预算包含方方面面,不仅仅是造价,还有每层公寓的售价,长江地产该如何向银行支取‘建筑款及其它款项’,最后一定要在支取的费用中,将长江地产一年的利润给加进去。
陈光良要的就是这一笔钱——建筑费利润,比如‘幸福家园’的第一年利润预期是5万大洋;至于后面每年的租金收益,只能是个补充而已。
“这个项目总计是12.12亩地,我们要建成39幢洋房,设计方面继续采用鱼骨形分布.”
这种老弄堂,不会考虑停汽车的。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黄包车可以专门钻巷子,而出租车不能去巷子里接客。
这一次,长江地产更是将地皮最大化利用,幸福家园是15亩地45幢洋房,而这个项目是12亩地39幢洋房;而且,这个项目有一幢洋房是陈光良留给自用的,占地面积怕是得需要半亩地,这就更加让其它房子拥挤了。
甚至,洋房之间本来就是连接在一起的。
当然陈光良的那一幢,造价不会高的,也就是普通的砖木结构,五千大洋都用不着。
而这个年代的那些超级富豪,建造自己的别墅时,动辄都是10万~30万大洋,简直堪称一幢南鲸东路的一幢写字楼造价。
造价如此高,主要是因为很多建筑材料都是采用进口的,再加上建筑物巨大,故造价几十倍的增长。
期间,郭德明建议道:“老板,如今沪市地产上涨,租金也在增长所以,虽然这个项目距离靖安寺有一段距离(约1.5公里左右),我建议售价不必减少!”
假设5月份开始出售,那么距离幸福家园开盘有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时间不说整个沪市地产在上涨,就是愚园路也被炒热起来。
郭德明的建议,便是根据这些依据,当然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例如现在房屋缺口大,中产阶级需求旺等。
“可行,售价一样!”
短时间内,供需的关系让陈光良很有信心卖掉!
当然,估计三年后,沪市的洋房供需关系就会打破,并不是说大家都有住房,而是中产阶级的需求已经饱和;如果再碰到‘第一次淞沪会战’,怕是有一波大暴跌。
举个前世的例子:1930年后,为了给大陆银行的资金寻找出路,谈荔孙与哈同洋行签约了一块地皮,建了一栋大楼(大陆商场),本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