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章 广而告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84章 广而告之 (第2/3页)

   本来沪市中产阶级大多数都是没有自己的房屋,全靠租赁过日子,主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分层、分单元’并没有出现,而中产阶级怎么可能买得起整幢物业?

    所以,这则广告立马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并打算实地去咨询一番。

    愚园路608弄。

    经过近二十天的准备,这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售楼处,砖木结构的一层建筑物。

    另外,各方面的准备已经就位:

    首先是,由建筑师陆元台领衔的‘置业顾问’,从长江车行借调四人,再加上陈光良会帮忙,向前来咨询的客户解说。

    其次是,由会计师郭德明领衔的‘财务顾问’,驻扎在金城银行那边,客户会去那边咨询,也会去那边交款,由他们接待。(资金会打入长江地产在金城银行的账户上,但会受到监控)

    最后是,准备了楼书、简易沙盘,让客户更加有一个概念,增加成交率。

    虽然长江地产只是租赁了愚园路608弄的第一期土地,但此次销售的对象则是整个45幢洋房,足足135层的洋房,涉及资金55.35万大洋。

    只要一看销售火爆,长江地产马上就会和王伯元签署剩下的土地合同。

    现场。

    陈光良询问陆元台:“都准备好了没有?”

    陆元台此时有些激动,说道:“都准备好了,包括门口的黄包车、茶水、点心,其他四个置业顾问也背熟了稿子,安保也做好了维持秩序.”

    门口的二十辆黄包车,最近一周都准备在这里待命,随时送顾客去金城银行,或者回家。

    细节上的准备,陈光良参照了很多后世的经验。

    至于报纸上的广告,是连续刊登五天时间,所以最忙碌的应该是这一周时间。

    “如果你是中产阶级,看到这则广告,会不会动心?”

    “会,毕竟这是一个四赢的项目,而对客户来说,他们赚到了更多。”

    陈光良点点头,客户说白了就是拿着4700大洋的存款利息来租房子,到这一步还没有什么沾光的地方。

    但是接下来的部分,却是重头戏:4700大洋的一年利息才360,平均每个月30大洋利息而已,但现在却可以租到顶手费要500大洋、月租50的‘新式洋房’。

    以第一年计算,就足足省掉了1100大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沪市有430万人,但住房只有8万多套,所以说哪怕是中产阶级,也不敢说有公寓住,很多都挤在单间里面。

    需求旺盛,供应少,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陈老板,恭喜恭喜”

    米铺老板朱广生,老远就拱手祝贺。

    今天上午,还要举行一个开业仪式,陈光良也是邀请了不少朋友前来。

    “朱老板,谢谢赏面”

    朱广生长得白白胖胖的,留着一点点小胡子,面相是和气、有福的商人。

    他笑道:“老弟你开业,我自然要来的,风雨无阻。不过你说是售楼仪式,我怎么没有看到这里有楼?”

    陈光良笑着解释一番,朱广生顿感惊讶。

    恰好又有朋友来,陈光良便安排置业顾问,先带朱老板去看看。

    “庄先生”

    “恭喜,一定大卖”

    “谢谢”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