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83章 看不懂的文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卷 第83章 看不懂的文字 (第2/3页)

,汗水浸透了衣衫。

    这个地下宫殿,似乎藏着无穷无尽的秘密。

    将领站在高处,俯视着忙碌的场面。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真正的宝藏,还在更深处等着他们。

    一阵冷风吹过,将领裹紧了衣服。

    废墟中,挖掘工作仍在继续。

    每一铲土,都可能揭开新的秘密。

    突然,一个士兵的铁锹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

    “当”的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工作,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将领快步走去,亲自蹲下查看。

    士兵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周围的泥土。

    渐渐地,一个巨大的金属箱子显露出来。

    “找到了。”将领低声说,“太祖最重要的秘密。”

    他伸手抚摸着箱子表面的纹路,神情凝重。

    “大人,要打开吗?”一名士兵问道。

    将领摇头:“不,先封锁现场。”

    他站起身,环视四周:“加派人手,严密看守。”

    士兵们立即行动,开始布置警戒。

    将领最后看了眼金属箱子,转身离去。

    这个秘密,还不到揭开的时候。

    一名士兵追上来:“大人,那我们...”

    “等。”将领说,“等待皇太极的旨意。”

    他知道,这个发现将改变一切。

    但现在,他们需要耐心。

    远处,更多的士兵正在赶来。

    将领站在高处,看着忙碌的场面。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突然,一名斥候匆匆跑来:“大人!”

    “什么事?”将领转身问道。

    “发现明军踪迹!”斥候急促地说。

    将领眯起眼睛:“有意思,他们来得真快。”

    他转身对众人下令:“准备接客!”

    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布置防线。

    将领最后看了眼地下的金属箱子。

    “来吧,”他低语,“让我们看看谁能得到这个秘密。”

    士兵们架起了弓箭,严阵以待。

    远处,尘土飞扬,明军的队伍正在靠近。

    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中,一缕青烟袅袅升起。铜制的蒸馏器发出细微的嗡鸣,水银的银白色光泽在昏暗中格外醒目。

    “这水银的纯度还不够。”年迈的工匠李福生皱着眉头,他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蒸馏器的外壁,“陛下要求的机关,需要最纯净的水银才行。”

    一旁的小太监战战兢兢地站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地下室里弥漫着的水银蒸气让他感到阵阵眩晕,但他不敢离开半步。

    “这些水银都是从湖广运来的上等货,”太监总管魏忠贤的侄子魏良辅低声说道,“若是还不够纯,那就只能请陛下再调拨银两,从倭国购买了。”

    李福生摇摇头,他小心翼翼地将一滴水银倒在铜盘上。银白色的液滴在盘中滚动,留下一道道细微的轨迹。“倭国的水银也未必比我大明的好。关键是提纯的手艺。”

    地下室的角落里堆积着各种奇特的机关零件,有的是铜制齿轮,有的是精密的机簧,还有一些连李福生这样的老工匠也叫不出名字的零件。这些都是为了打造那个神秘的水银机关准备的。

    “李老,这机关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魏良辅忍不住问道。作为东厂的重要人物,他对这个秘密工程充满好奇。

    李福生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我只负责打造,其他的不敢多问。不过...”他压低声音,“这些机关零件的构造,倒是和传说中的水运仪象台有几分相似。”

    小太监突然打了个寒颤,他觉得自己似乎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地下室的温度仿佛又降低了几分,水银的银光在墙上投下诡异的影子。

    “水运仪象台?”魏良辅若有所思,“那不是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东西吗?据说能测天象,推算时辰...”

    李福生没有接话,专注地调整着蒸馏器的火候。忽然,一滴水银从器皿的缝隙中渗出,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心!”李福生厉声喝道,“水银有毒!快退后!”几个人慌忙后退,看着那滴水银在地上分裂成无数细小的珠子,向四周滚动。

    魏良辅的脸色变得苍白,“李老,这水银当真有那么厉害?”他下意识地捂住口鼻。

    “水银的毒性,比砒霜还要可怕。”李福生一边指挥人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