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子龙斩将建首功,兴霸百骑劫魏营 (第2/3页)
对他说道:
“在下此来,除奉命劳军之外,另有一新制之器,助将军破敌。”
言讫,领赵云观之。
这新制之器,正是李翊此前托诸葛亮发明的损益连弩。
弩身以坚木为体,机括以精铁为骨。
弦张如满月,矢匣可容十矢。
匣上刻“损益”二字,取《易经》“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之意。
使者耐心为赵云解释道:
“孔明先生奉丞相之命,监制此弩。”
“费时一月,总算制成。”
“此弩,轻捷可负于马,迅疾犹胜弓矢。”
“共计三百副,以助将军破敌。”
虽然生产的不多,但赶上战事爆发,诸葛亮也急着实验。
便迫不及待地命使者给前线的赵云送去,看看它在战场上的威力究竟如何。
赵云乃令部曲试射,一弩十矢俱发。
声如雷霆,矢去似电。
顷刻间靶垛尽穿,射满。
众将士皆惊,呼为:“李相连弩。”
这相当于是古代的霰弹枪了。
一次射十发,完全可以弥补军队数量的不足。
于是赵云乃选精锐之士,配了这三百副损益连弩。
公孙续乃言道:
“有此神弩,来日当诈败,以埋伏之计胜敌。”
“待蔡阳入吾彀中,以连弩射之,贼不难破。”
赵云沉吟半晌,道:
“昨日厮杀一日,我军更占上风。”
“来日再战,蔡阳见我兵败,岂不生疑?”
“况其为军中老将,必知兵法。”
“见地势掩映,未必便肯追。”
公孙续乃问:“那子龙有何妙计?”
赵云暗想,他随李翊征战多年,平日李翊对他言传身教。
此时此刻,若换作是李丞相他会怎么做呢?
赵云来回踱步,见着运粮兵,推着李翊所发明的木流流马,立时有了主意。
“吾见魏兵累次断吾粮道,今却用此计诱之,可斩蔡阳矣!”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双方针对粮食的斗智斗勇永远是最多的。
于是两人商议,由公孙续携一支运粮队,出去诱敌。
公孙续领兵去了。
赵云又令军士于路撒下参石、铁蒺藜,寨外多排鹿角,示以久计。
蔡阳次日引兵搦战,赵云不出。
又见齐军寨外多有铁蒺藜,排设鹿角,暗想:
“沛地据下邳不远,粮食供应及时,若齐军打算长久为战。”
“于吾军绝非利好。”
乃分派哨骑,去打探齐军的粮道。
哨骑报说:
“在蕲县见着一支齐军运粮队,正用木流流马搬运粮草。”
蔡阳乃道:
“齐国的李翊发明了什么木流流马,齐人用它押运粮草,事半功倍。”
“老夫奉曹征南的命令,来斩赵云。”
“若被赵云困在此地相持,无颜回去。”
于是,便点了三千精兵,打算趁夜去断齐军粮道。
初更时分,引兵望蕲县而去。
果然见着三百来个齐人,在那里用木流流马,装载粮草而行。
蔡阳乃大呼一声:
“杀贼!”
魏兵一声喊起,全军冲杀。
蔡阳一马当先,抢在前面拦住。
齐兵见魏军至,并不恋战,弃粮车而走。
正常情况下的劫粮,一般都是直接烧毁粮草。
我得不到,敌人也不能得。
如果直接抢夺,很有可能使敌军反应过来,派大军抢回去。
但蔡阳见齐军人少,自己又是半夜出行。
便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齐人不会来夺。
于是也不去追齐兵,只让士卒把粮车押运回去。
大军因押粮车,行军速度便慢了起来。
行不到十里路,忽见两边火起。
齐兵左右两路杀出。
蔡阳急勒马回走,后面山僻窄狭处,亦有车仗截路,火光迸起。
视之,正是燕将公孙续。
“老匹夫休走,汝中吾家赵将军之计也!”
蔡阳骇然变色,正欲厮杀。
忽听得一声号响,左右两路军杀来。
魏兵抵敌不住,四散奔逃。
蔡阳奋然拼杀,夺出一条血路。
又是厮杀一夜,人困马乏。
正奔逃间,忽闻得身后蹄声如雷。
正是赵云引兵追之,高声大呼:
“蔡阳老贼,速速下马受降!”
蔡阳大惊无措,挺刀要杀赵云。
被赵云身形一晃,轻松躲过。
回身一枪,刺死蔡阳。
蔡阳跌下马来,被众军乱刀砍得面目全非。
此时,公孙续也已经夺回了此前丢失的粮草。
追赶过来,问赵云是否回去。
赵云忙道:
“蔡阳虽死,其营尚众。”
“如今将士士气正旺,可乘胜追击,杀散蔡阳大营剩下守军。”
于是,便趁着天还未亮,从死去的魏兵身上扒去衣甲,叫齐兵们换了穿上。
更易旌旗,打着魏军旗号,从小路径奔魏寨去。
至四更时分,赵云军至。
守卒于寨门前喝问:
“可是蔡将军回?”
赵云使投降的魏兵喊话:
“吾等乃蔡将军部曲,已劫得齐军粮草。”
“蔡将军恐齐兵来追,命我等押粮草先回,自引大军断后。”
“可速开寨门!”
守卒乃举火照之,见衣甲无异,又有大量木流流马。
乃不多疑,开寨门纳之。
甫一入营,赵云忽大呼曰:
“常山赵子龙在此!”
挺枪骤马,直取中军。
魏军闻言,惊惶失措,自相践踏。
云部将士内外夹击,四下纵火。
见人便杀,见活便砍。
魏营大乱,降者无数。
比及天明,赵云军已尽焚其寨,获粮械辎重如山。
计斩首二千级,收降卒千余。
余众皆散,不知所踪。
赵云斩了蔡阳,收降其部。
齐国军威大振。
曹仁闻说失了蔡阳,悔道:
“……起初本不该用此辈。”
参军满宠谏曰:
“赵云军胜了一场,我军又失了蔡阳。”
“宜当避其锋芒,不宜再战。”
曹仁连连道:
“君言甚善,吾正有此意。”
虽然失了蔡阳,但蔡阳没有白死。
他成功帮曹仁争取了时间,曹仁基本在鋕县完成了筑城。
曹仁又与满宠商议:
“如今吾新城已坚,欲在北方的竹邑再筑一城,与我鋕城互为犄角之势。”
“吾遍观诸将,非伯宁不能当此任也。”
“劳君去竹邑筑城,吾在此处为你作援。”
“赵云若来,我必取他性命。”
满宠领命,率军赶往竹邑。
赵云闻之,知魏军想在沛国扎根,威胁徐州。
于是与众将商议:
“满宠赴竹邑筑城,城内必然粮草甚多。”
“吾意再去取竹邑,公等以为如何?”
赵云的作战风格,受到了李翊的一些影响。
李翊打仗很喜欢抢粮烧粮,赵云便跟着这个思路。
往粮草方面去想,总不会有错的。
众将刚杀了蔡阳,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于是纷纷拱手称命,大军直奔竹邑而去。
满宠方在竹邑筑城,闻听齐兵已至。
急命麾下猛将,孟坦、韩福引兵,在城外十里处下寨。
满宠的布置方案与曹仁相似,都是先遣一支军队出去。
截住齐国来军,不过战不得战得赢,都要为其筑城争取时间。
赢了当然最好,输了至少换来了宝贵的时间。
当然了,打仗就跟做买卖一样,一切都要精打细算。
像蔡阳那样杀身丧命,无疑是最亏的。
所以临出征前,满宠又叮嘱二将,不可鲁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