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说过多少遍了,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第2/3页)
把北方的国营商贸,尽数交给了甄家。
不仅把甄家唯一的男丁,用为了相府上的功曹。
还把甄氏女,用为了记室。
许佩剑出入,秩比六百石。
一番操作下来,甄家的名望不仅在河北得到了稳固,还进一步的水涨船高了。
莫说没有李翊撑腰,麋家就是想通过正常手段跟甄家竞争,也竞争不赢了。
本来李翊没有把河北的商路给麋家,已经令麋芳十分不满了。
如今,又突然免了他的职。
这让麋芳大感寒心,默然良久过后,徐徐叹道:
“吾妹无出,在河北深不易也……”
显然,麋芳也看出来了。
李翊在北方的许多操作,都暗藏削弱麋家影响力的冷箭。
到现在,更是连演都不演了。
麋芳将一切归咎于妹妹肚子不争气,没有生儿子。
要不然,岂能被甄家蹬鼻子上脸?
“……罢,且去看看!”
麋芳即卸了大印,挂于案上。
然后罢宴整装,奔下邳而去。
此时,李翊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要走了。
正好麋芳也回到下邳了,即诣求见。
李翊方批阅军书,闻报遽起。
亲迎于阶下,执其手,嘘寒问暖:
“……内兄,远来辛苦了。”
麋芳忿然作色,长揖不拜。
时关平在侧,见麋芳如此无礼,心中大感不悦。
正欲出声斥责,又觉这是丞相自己家的家事,他一个外人又哪里好多嘴呢?
便强忍不发。
然左右侍卫平日多受李翊恩惠,感念其德,倍为敬之。
见此情景,都面色不豫。
李翊乃问:“内兄何故如此?”
麋芳诘然道:
“麋某何德何能,当得了丞相的内兄?”
李翊乃笑问道:
“内兄此话,翊却不得解。”
麋芳闷哼一声,沉声说道:
“……丞相恕罪,芳敢陈僭越之言。”
“昔丞相初出山野之时,不过白身寒士,名微众寡,一名不文。”
“乃齐王做媒,使攀麋氏之门。”
“借我族之势,方立根基,乃入徐土清流之列。”
“向使丞相若非麋家之婿,纵齐王青眼相加,焉能致今日之位?。”
“不知芳言然否?”
麋芳认为,当年李翊无权无势时,是借助了麋家的家世,才一路平步青云的。
这话不能完全说错。
因为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尤其是东汉这种典型的士人圈子。
即便你能力再强,不是他们圈子的人,他们都很难认可你。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刘备挤破头,都想往上流社会圈子里钻的原因。
虽然不靠麋家,李翊未必就会默默无闻。
但仕途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帆风顺,这是事实。
李翊也不否认,大方承认道:
“……内兄所言,然也。”
“……呵,那就不知丞相此举是何意。”
麋芳眯起眼睛,冷冷地说道:
“芳虽不才,亦尝镇守彭城三载,自问未有疏失。”
“今无故夺我职,徙我去河北,此举岂非令天下人齿冷耶?”
言罢,目眦尽裂,袖中双拳隐颤。
也不怪麋芳如此愤怒,毕竟这种卸磨杀驴的事,放在任何时代都不露脸儿。
凡事都讲究个体面,尤其是政治人物。
怕就怕撕破脸,落得双方面子都不好看。
李翊喟然叹息,携麋芳入内室,屏退左右人,亲斟茶汤奉之。
“内兄岂不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今曹仁陈兵汝南,彭城首当其冲。”
“内兄难不成当真要在最前线抵御曹仁官兵?”
“芳兄若有三长两短,吾有何面目回去见夫人?”
什么?
麋芳一惊,忙问道:
“曹仁陈兵汝南?”
“曹操不是举国动员去了河北么?怎么把战线转到汝南来了?”
“那是魏贼所放出的假消息。”
李翊自己也饮了一口茶汤,漫不经心地说道:
“前日细作来报,汝南所屯驻之兵力已超十五万。”
“不知内兄在彭城有多少人马呀?”
十五万的确是魏国对外放出的消息。
但我们都知道,古代打仗在人数方面主打一个吹牛皮。
十五万肯定是有很大水分的。
细作再是精明,在这个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也很难探听清楚真实的人数。
因为很多魏将自己都不清楚具体的兵力人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汝南的兵马不在少数。
“……此……此言当真否?”
麋芳轻咽了一口口水,有些后怕。
“……哈哈,哪有不当真之理?”
李翊再饮一口茶汤,脸色依旧平静如水。
唔!
麋芳身形一晃,竟有一种逃过一劫的感觉。
如果曹仁在汝南真的有十五万大军,那他的彭城还真的挡不住。
一旦彭城丢了,就算情有可原,那也是有失城之罪的。
想到这儿,麋芳怒气渐消,只有后知后觉的后怕了。
李翊见他神色稍缓,乃推心置腹地说道:
“至若商贸之事,甄氏盘踞河北百年,树大根深。”
“去岁其献粟百万斛助军,又献田释婢,助我度田。”
“此时若以麋氏代其利权,恐激变生肘腋。”
“故只能将河北商贸之事,尽数委于甄氏。”
这个世界上真话说一半,往往比假话威力更强。
李翊说甄氏于河北有功,所以重用甄氏是实话。
但还有一点不曾说的是,他的确想扶持甄家来制衡麋家。
不制衡不行呐,毕竟有个猪队友。
李翊终其一生洁身自好,可不想到老年时晚节不保,惹得一身骚。
历史上麋芳叛变,虽然有他自己的理由。
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个糊涂车子的事实。
假如麋芳能够坚守城池,直到关羽回援。
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烧毁物资的罪责算什么?
这不就直接将功补过了?
如果荆州不丢,关羽存活。
那麋芳就直接成了刘备兴复汉室的大忠臣了。
凭麋芳这个资历,再加上这送上门的战功。
如果刘备最后得了天下,麋芳混个太尉都是绰绰有余。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当年,刘备给李翊做媒,让李翊取麋家小妹之时。
李翊是没有抵触这场婚事的。
因为老刘想要坐稳徐州,是不可能少的了东海巨富麋家的支持的。
不是李翊上,就是老刘上。
最后为什么是李翊上呢?
一方面,
李翊当时确实迫切需要麋家的支持,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同时增加自己的财富。
另一方面,
麋家是把双刃剑,或者说世家豪族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不单单是因为有糜芳这个猪队友的原因。
这些世家豪族可以在前期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巩固你的实力。
而当你飞黄腾达之后,这些家族就会向你索要对应的好处。
这是人情社会的必然。
像麋竺,官拜安汉将军,地位比诸葛亮还高。
麋芳官至南郡太守,与关羽地位相同,共镇荆州。
但偏偏两兄弟的能力又不算突出。
麋竺还好,乐得清闲享福。
当了将军,自己也不掌兵,相当于是个虚职。
而麋芳则完全是人菜瘾大了。
偏偏以老刘的性子,还真就是要什么给什么。
毕竟是一起创业多年的老兄弟,不能亏待了。
不是李翊瞧不起老刘。
而是事实证明,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