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我在建学校 (第2/3页)
医官等本身也没什么职级,在这里的学员或者教课的郎中等,自然也就没什么品级了,大家早就接受了。
陈之栋等人是觉得升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马寻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
他的学校可不会只是单纯的培养一些医官等,这衍生一下就是很多的自然学科呢,这就是和国子学办学理念不同的‘大学’。
凭什么国子学的祭酒就是正四品,我的大学就只能是正九品的御医兼职一下,这太说不过去了!
“我看你调去大都督府好了,你现在做事我也满意。”马寻就开口说道,“在太医院,你最多也就是个正五品、正六品的院使或院判。”
陈之栋喜笑颜开的说道,“下官官职卑微,谨遵朝廷、上官差遣。”
从一个正经的医生调到大都督府,这也没什么可冲突的,军队之中本来就有医官,只是没有品级罢了。
但是在军中那些医官、医士也是有考核要求,也是要看看病救人的条件来赏功罚过。
最主要的是明初的文官、武将界限没有那么清晰,文官想要跳到武官的行列当中有些难,但是武将管着文官就是司空见惯了。
有国舅的提携,陈之栋这个正九品的御医到了大都督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升官了。
不要说马寻的身份了,就是大都督府的那些都督、都督佥事等送个名册去兵部,兵部尚书也只能乖乖签了,吏部的人也不敢对大都督府的官员升迁等阻拦。
吏部、兵部,现在只能是配合着大都督府办事,大都督府的独立性非常强。中书省和六部加在一起,都不够大都督府打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
有马寻这么个炙手可热的显贵愿意提携,陈之栋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此前的兢兢业业、谨小慎微,这都是值得的,现在收获了成果。
马寻仔细的在检查着学校的培训,问道,“按照常规的培训,这些医官、医士多久要随军?”
陈之栋就立刻回答说道,“国舅爷,按照常规的来算,医官培训的时间长一些,医士稍微历练一下就能随军。”
医官,基本上算是半个医生了。但是医士的话,会些简单的急救和止血基本就够了。
不过陈之栋继续说道,“只是以国舅爷的安排,我想这些人至少还要再学半年,才能学的精。”
马寻仔细想了想说道,“安排一下人,找三十学的好的。这三十人重点关注一下瘴气等防治,这些事情得抓紧。”
陈之栋心里也明白,现在学校里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从军中找来的,所以很多的情况是非常了解,朝廷对四川的明夏用兵是成为定局的事情。
既然是要对四川的明夏用兵,那么云贵的段氏和元朝梁王,大概率也是朝廷要用兵的对象。
既然是这样的一些情况,所以也需要针对性的安排,这也是马寻等人需要做的事情。
不只是蜀道难,瘴气等东西虽然可能没有汉唐时令人闻风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