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章 我给皇帝理族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96章 我给皇帝理族谱 (第1/3页)

    有些人发迹了,喜欢给自己找个厉害的祖宗,似乎这样就可以使得自己的出身更加显赫。

    而给皇帝找个厉害的祖宗,那也是增加神圣性等等。

    比如说现在很多文官都希望朱元璋能认朱熹为祖宗,因为这是程朱理学的奠基人。

    在去年科举之制就定下以朱熹等‘传注为宗’的制度,只是这些在很多人看来还不够。

    南宋时期的朱熹被认为是伪学魁首,在元朝时候成为主流,而现在很多人想要更进一步。

    一旦朱元璋认了朱熹为祖宗,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门学说就无可撼动,以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朱熹抬进孔庙、争取列入十二哲。

    李贞显得非常愤怒,说道,“陛下家世,无人比我清楚。陛下祖上为佃户、淘金户,从句容迁至盱眙,再迁凤阳。”

    马寻也跟着说道,“我马氏一族祖上本是兖州府人,金人南下,我祖上南迁至归德府宿州。”

    李贞更为愤怒,“帝后宗族宗脉一向清晰,岂有牵强附会、寻他人为祖宗的道理?”

    “就是如此!”马寻也火力全开,对着宋濂和魏观就喷了起来,“自家祖宗不认,寻个国姓的为祖宗,这是什么道理?”

    宋濂满头大汗慌忙解释,“恩亲侯、国舅,下官等并无此意。只是寻根溯源,找到些许线索。”

    “线索,有什么线索?”李贞更为愤怒,“我早年得仁祖淳皇帝准许,迎娶陇西长公主为妻,我岂能不知陛下宗族族谱!”

    朱元璋是真心亲近他的二姐,大明开国的时候追封为孝亲公主,今年该封为陇西长公主。

    也就是今年李文忠回乡祭奠母亲,费了好大力气才找到朱元璋大姐和大姐夫破败的棺椁。

    朱元璋碍于脸面,才追封长姐为太原长公主、封长王七一为驸马都尉,改葬盱眙县太平乡。

    朱元璋连堂兄弟都能追封为王,可见对于这个亲大姐、大姐夫有多恨了。

    宋濂和魏观等人现在都没办法开口了,因为李贞和马寻火力全开,看这趋势是谁敢再提起皇帝、皇后的家世等,这两个外戚就要动手了。

    这也没办法啊,皇帝同伴的亲戚就李贞一个,还是六十多岁的老头,谁敢和他在一些事情上争论呢。

    皇后这边同辈的也就是这么个弟弟,还小了十多岁,谁要是惹了他,皇后就要先着急。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是真的了解帝后的家世,想要找祖宗的话,他们要是不认可,谁来说都不行。

    朱标这时候就是稳坐钓鱼台了,不发表任何的意见,好像是什么主张都没有一般。

    等到宋濂和魏观等人落荒而逃,朱标才笑着开口,“这些事情还得是姑父和舅舅来才行,这些人就没安好心。”

    李贞余怒未消的说道,“殿下,这些人这么做也太过了,哪能随便认个祖宗!”

    “谁让咱们现在是帝王家,有些事情就得让几步。”朱标有些嘲讽一般的说道,“认个好祖宗,百官心悦诚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