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好畤迷雾(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十七章 好畤迷雾(4k) (第2/3页)

的围三阙一,看来主帅那边的想法是不打算让军队付出太多的伤亡,而是试图以一步步的撕咬和逼迫,夺取据点,将对方的军心和士气逐渐打击至崩溃,将对方逼出阵地后,再取得胜利。

    刘羡心中对此腹诽:在长安说是要速战速决,没想到到了敌人眼前,反而又采取了稳妥的策略。这要是打成了持久战,又要怎么向朝廷交差呢?

    可心里想归想,还是要做好眼下的事情,他对周处道:

    “子雅公,有没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地方?”

    周处看了他一眼,微微摇首,只是说道:“你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要总想着谄媚别人。”

    这句话令刘羡哭笑不得。

    事实上,这不是周处第一次这么评价刘羡。在和傅祗谈话结束后,刘羡专门去拜访周处,为自己未能支持他表示道歉。按理来说,这本来应该成为一件美谈才对。

    不料周处听了一会儿,斥责刘羡说:“你当众不敢表露意见,私下里却又来和人拉拢示好,是何居心?”当即就把刘羡赶出了府门。

    事后,刘羡又听人说,周处曾和傅祗评价自己,说:“刘怀冲这人心怀诡谲,他明知道我和梁王不和,就既讨好梁王,然后又来讨好我,看似高风亮节,实则试图左右逢源,这样没有节操的小人,可以说是有刘邦之风了,将来一定会惹出大祸。”

    这话传到刘羡耳中,可谓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道周处是把自己评价高了,还是把自己评价低了。不过即使如此,刘羡还是很敬佩周处的。至少混迹官场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操守如此无可指责的人。

    这次得知要和周处一起进攻好畤县,刘羡也非常期待,这位名将到底能够有怎样的表现。

    元康七年(297年)正月辛丑,刘羡率领北地军开进好畤县,与他同时抵达的,还有周处的建威军,索靖的荡寇军。三部按照约定,在好畤城的三面展开,而晋军的大部队,则在距离攻城部队后十里处,自西北向东南形成一条弯曲的大斜线,西南方的援军前来援助。

    由于是辅攻,刘羡本身只要做到牵制东面守军的任务就可以了。所以他没有做过多的动员和激励,只是绕着城池研究了一圈后,发现这座县城没有壕沟,周围多是平地,便决定在城南箭程内修建十余座箭楼,保持住对城内箭矢的远程压制后,再设法登城不迟。

    说干就干,为了能快速地修建箭楼,刘羡运用了跟随李密学习的建筑方法,即先预制出制作箭楼所需要的木梯、木板、梁柱等物,确定能够快速安装后,方才派甲士护卫,带人去选好的地点建楼。

    这种办法几乎缩减了修建的一半时间,只要挖好地基,仅要一个时辰就能搭好箭楼框架,对城内的叛军施以反击了。加上天气仍然有大雾持续,等下午雾气消散的时候,城内的守军惊讶地发现,城东面赫然已立起了十五座箭楼。

    后知后觉下,胡人们连忙试图出城摧毁这些建筑。可惜为时已晚,箭楼的工事虽未彻底完善,但已能做出简单的回击。楼上箭士箭如雨下,楼下甲士持戈护卫,上下之间相互呼应,就足以挡住胡人的攻势。

    胡人们的斗志并不坚决,在攻了一阵,丢下了百来具尸体后,很快就知难而退。相比之下,北地军的损伤控制在了四十人以内,对于攻城方来说,这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交换比了,刘羡不禁有些自鸣得意。

    就在刘羡造着云梯,打算准备次日登城作战的时候,卢播带着几名侍卫前来视察前线详情。

    卢播也对刘羡的进度极为满意,便问道:“大概几日能够破城?”

    刘羡心想,自己本来是辅攻,自己破城会不会有些喧宾夺主?不过即使如此,他还是夸下海口道:

    “五日之内,攻破东门!”

    卢播走后,刘羡突然发觉南门尚没有什么声响。不由对周处的进度感到好奇,也不知他那边是采用的何种策略,又推进到了什么地步,于是当即派人前去打听,结果打听的人回来说:

    “子雅公还在准备造土山的土囊,尚无什么动作呢!”

    这不禁叫刘羡大失所望,心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周处虽然大局观强大,但战术上还是乏善可陈。看来这次首先破城的功劳,还是要轮到自己了。

    一觉睡醒,又是个寒冷的大雾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