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章 母老虎嫁人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93章 母老虎嫁人啦 (第2/3页)

的经济为什么遭遇困难,究其根本就是资本枯竭,没办法持续投入。”

    赵立春抿唇点点头。

    宁卫东道:“但在七十年代初,我们从阿美莉卡和欧洲,通过债务开启四三方案,一定程度缓解了资本枯竭的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出现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

    宁卫国听弟弟侃侃而谈,面上没什么表现,心里却是惊了。

    他不知道,这个不成器的弟弟还有这一面。

    宁卫东缓了一口气,继续道:“但资本本身拥有不同的底色,我们在五十年代,获得速联的支援,156个项目构建了我们的工业基础,同时也给我们的经济打下了浓重的速联色彩。现在我们接受了西方资本,同样是资本,但底色不同,西方人不可能让他们的资本融入我们现有的经济体系,那等于直接对我们进行输血,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说到这里,宁卫东轻笑一声:“说到底,吃谁的饭,就得端谁的碗。原先我们端的是速联的碗,现在那个碗端不住了,就得换西方的碗。但原来碗里的剩饭剩菜怎么办?总不能直接跟碗一起扔了吧……”

    宁卫东这一番话下来,赵立春和宁卫国都是一时无言。

    他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却远比不上宁卫东这番话深刻直白。

    宁卫东继续道:“更何况,新碗虽然端上了,里边的饭菜可不多,远不够让咱们吃饱了。所以,新碗得端住了,原先的老碗也不能立刻扔掉。”

    赵立春恍然,宁卫东刚才说的‘哪一块’是指这个:“那你觉得,是原先的碗好,还是这个新碗好?”

    宁卫东摆摆手:“说不上谁好,如果觉着新碗好,无非是目前新碗那边能提供资金支持。但要说根本,还是我们原先固有的底子,斩断了跟速联的联系,这个碗就成了我们自己的,这个是金疙瘩,绝对不能丢了,否则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

    恰在这时,王玉珍从厨房出来,笑着道:“你们聊什么呢?准备吃饭了。”说着去餐桌那边拾掇一下。

    同时,赵如意系着围裙出来,手里拿着碗筷。

    宁卫国起身过去帮忙,宁卫东和赵立春也跟了过去。

    王母从厨房出来,端着一个搪瓷盆,里边装着一盆刚出锅的水饺,笑呵呵道:“下一锅马上好,咱们先吃着,别放凉了。”

    宁卫国看了看时间,问道:“妈,中午我爸不回来了?”

    王母道:“甭管他,一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然后招呼赵家兄妹上桌,又跟王玉珍道:“上你爸书房拿瓶酒来,让卫国和卫东陪立春喝一杯。”又跟赵如意道:“咱们女同志就喝点汽水。”

    赵如意点头,在长辈面前表现还是相当乖巧的。

    桌上除了热腾腾的饺子,还配了四个菜,两个凉菜,两个热菜。

    喝了几杯酒,赵立春又提起刚才没说完的话题:“卫东,你方才说经济发展要分成两块来看,但经济本身是个有机体,说来分成两块容易,但在实际操作中,恐怕不好办吧~”

    桌上的三个女人诧异的看向宁卫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刚才这仨男人说什么了?如果是赵立春跟宁卫国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不奇怪,但宁卫东……听赵立春的意思,还带了几分请教。

    宁卫东道:“当然不好办,这就好比一个人,给他移植了另一个人的四肢,会经历切肤之痛,会有不适应,有排异反应……但这都是必须的,是经济转型必须经历的阵痛。还是那句话,我们拿了谁的钱,就得按谁的规矩来。”

    ……

    下午一点多,吃完了中午饭,两家人在一起又聊了一会儿,赵立春准备告辞。

    今天,对双方来说都比较满意。

    在王玉珍而言,赵如意看起来并没传闻中那么‘野’,在厨房帮忙的表现也不错。

    在赵立春而言,宁卫东是个意外惊喜,这个王家女婿的弟弟,居然不是空有其表的绣花枕头。

    通过交谈,赵立春断定,宁卫东对正治经济学有很深理解,有些观点甚至令他耳目一新。

    而且自家小妹似乎也挺中意这个小伙子。

    固然两家联姻的重要性远超赵如意的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