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章 北电的安排!全网发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86章 北电的安排!全网发酵! (第2/3页)

至还带上了国家!”

    嚯,这高度?!

    张辉军有些笑了起来。

    这圈子里接触西方艺术多了之后,就会自发的对国外有一层滤镜。

    这种场合能感谢国家摆明立场,张辉军显然没想过。

    “我一会儿来看下!”

    “之前跟你说的那个座谈会,你到时候安排下去,一谋几个我亲自来电话!”

    “还有接机和媒体,你得安排好!”

    这已经是北电的惯例。

    只要有北电的毕业生在A类电影节上拿奖,都会有这样形式的会议。

    有点像堂口里出了一个很厉害的红花打手,总舵介绍给各个香堂的堂主认识认识。

    “最近北电总堂出了个年轻人,大家都来认识认识,刚帮字头立了个大功,在江湖上扬了名,各堂口有头有脸的弟兄都得参加,风风光光的给他举办一场欢迎仪式!”

    “顺便江湖上多多宣传,以后这个小老弟,可能就是未来黑道第一扛把子!”

    这样的一个既视感。

    陈瑾装逼是在网上,北电装逼是把优秀的毕业生都喊回来聚一聚,顺便给大家看看在校生的风采,在校老师的实力。

    “好的,院长!”

    “《人生大事》还得了一个评审团大奖!”

    俞建红又重复了一遍,他也从张辉军话里听出来了,自家院长应该只知道陈瑾拿了影帝。

    不知道田主任也拿了大奖。

    “啊?还有评审团大奖?”

    “哈哈,可以可以,当初看完电影我怎么说来着,哪怕拿不到表演奖,也值一个奖杯!”

    这话,张辉军还真说过。

    看片会时谁都觉得这部电影拍的很出彩,可能是田状状这辈子拍的最好的一部;关键是他担任老师沉寂已久的出山之作,这就更加有话题感了。

    要没有《入殓师》在前,张辉军都感觉能冲击下金狮。

    可惜了。

    不然金狮外加最佳男主角,别说陈瑾江湖留名,老田的地位也得往上抬一抬。

    北电导演系更加出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继谢晶老爷子之后,北电导演系再出一位实力与教学兼备的主任。

    这对于北电冲击世界前三的电影学院,还是很有希望的。

    哪怕江湖上,老田也有大导的一席之位。

    不过现在,倒也还好。

    张辉军跟助理挂断电话后,整个人还是依旧亢奋。

    睡不着了。

    他走到了客厅喝了杯水后,才打开了俞建红发给他的陈瑾获奖感言。

    听着这小子不知道是不是精心准备的,还是临时发挥的演讲,张辉军的眼眸也有些湿润。

    他都能想象的到,在异国他乡的威尼斯,当陈瑾获得了影帝奖杯的刹那,那内心汹涌而起流露的真情实感。

    “表演不是造梦,而是凿开现实岩层的镐头!”

    “感谢我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教育我表演的真谛,真正的表演不是炫技,而是让观众在光影中触摸到生命的温度!”

    这这两句,让张辉军直接老泪纵横。

    说的太好了。

    表演系的学生,啥时候能有陈瑾这样的高度?!

    踏踏实实的沉下心来磨练四项基础,而不是只为了成名,只为了角色?!

    “很荣幸,我把夏羽哥17岁擒狮的传说续写了一页——华语电影不是昙花,是漫山遍野的向日葵,终会朝着光拧成一股劲,而后盛开如同繁花!”

    “就像我的祖国一样!”

    “这小子!”

    张辉军畅快的笑了笑,坐在那翻来覆去的看着这一段视频,已不知道凌晨……还是白天。

    ***

    而此时的另一边。

    威尼斯电影宫的后场非常的吵闹。

    陈瑾正在接受全世界各地主演媒体的采访。

    “陈,您好,首先恭喜你获得了威尼斯最佳男演员,以19岁的年龄,成为威尼斯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帝,你如何消化这份压力?”

    “《人生大事》作为殡葬题材影片,你认为它打动评委的核心是什么?”

    “夏羽成为威尼斯最年轻的影帝后,并没有走上国际化的道路,但现在中美合作密切,你将来有没有考虑参与跨国合拍项目?”

    “……”

    几家外媒在混合采访区,一个个问着陈瑾。

    陈瑾还真就从他们那才知道,自己居然还是第二年轻的威尼斯最佳男演员获得者。

    夏羽当时拿到影帝的年龄,是17岁。

    事实上第二是很难让人记住的,但是媒体就喜欢这种调调。

    尤其是老外。

    什么第二年轻、第三年轻啥的……其他显然就没意义了。

    “就像我获奖时说的那样,这个奖其实是属于整个团队,我只是恰好站在了众人的肩膀上!”

    “我觉得主要是影片的普世性,生死议题超越了各国的文化界限……”

    “对于跨国的合作,有这个想法,但是华夏的市场很大,我觉得等到一定时候,才会考虑国际化;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