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又是一个王炸! (第3/3页)
艺分工是这样。
“陈瑾,我是这么想的!”
“你的这个节目,不是灵感来自于《沁园春·长沙》吗?”
“所以我们就可以叫做《诗词里的中华》,每一期,对应一首诗词,我第一期的内容都想好了,刚刚还跟张主任聊了下!”
柳刚一看就很有信心,满脸亢奋。
估计他这第一期想想就激动。
“确保收视率,这节目第一期就放在综艺频道播出,找个周末非黄金时段看看反响!”
“播出效果好,节目就正式在黄金时段每周上一期!”
柳刚笑着,陈瑾却眨了眨眼。
“柳导!”
陈瑾突然笑道:“我好像也有第一期的一些灵感了,或许,可以保证我们第一期的收视!”
“而且,我们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例如微博,问问网友们想看什么诗词!”
陈瑾是被柳刚点到了。
柳刚哈哈一笑,旁边的张小海也笑了起来:“我感觉,你们第一期的点子,应该是不谋而合!”
这是显而易见的。
“唐国強老师!”
“对咯!”
“哈哈!”
三个人果然都想到了一块。
“《沁园春·雪》,到时候第一期录制,你也得来露个脸,然后我们来邀请唐国強老师,录制第一期,你跟他来一个形象上的过渡切换!”
“可以可以!”
陈瑾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柳导,张主任,你们看好了,如果我们微博统计,保准网友们也是这么想的!”
“一定!”
“所以我们第一期的收视率,肯定是能保证的!”
微博的统计引爆,外加春晚这档节目的引流,《诗词里的中华》绝对是未播就拉足流量;而且现在还只是2011年,综艺匮乏的年代,这样的文化类“戏剧+影视化”节目,必定是会引爆市场。
最主要的是,陈瑾还想到了一点,这是柳刚和张小海都不会注意的地方。
《建党伟业》!
要是这第一期,跟《建党伟业》同时期上,那对于票房的促进,绝对是很有帮助。
这个得跟韩三品反馈下,让他来操操心。
“我们这节目,可以做的很多!”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花木兰的《木兰辞》这些,小朋友们肯定也爱看!”
“到时候你再演个别的角色,李白?”
柳刚在那开着玩笑,陈瑾赶忙摆手:“到时再说……”
“反正华夏的诗歌多呢,不行以后还可以做诗经、孔子这些嘛!”
“是的!”
陈瑾有些赞叹。
这可能比《典籍里的中国》,更受欢迎。
典籍的话,《尚书》、《战国策》这些,没有诗词的流传度来的广。
“对了,主任,柳导,我能提个建议吗?”
陈瑾突然想到了一点。
“说!”
眼下两个人对陈瑾的态度显然完全就像是自己人一样,毕竟这档节目要是做成了,对央视、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的一个履历和名声。
主要不是只做一季那么简单,华夏的诗词浩如烟海,十季都刹不住!
这么多年积累,要是节目没做烂,但名气的积累能到何种程度?!
“就是,能不能给我们北电和北艺的演员一些机会!”
“让他们参演下?”
“当然,演技肯定得够格才行!”
陈瑾还是要替学校和同学考虑的,这绝对是一个机会。
但前提是,演技得达标。
“哈哈!”
“我倒是忘了,你还是北电和北艺的学生?”
“放心吧,国内的几家院校我都会考虑的,还有几家话剧院,因为这一个栏目,需要的演员肯定很多,还有导演……”
“一定优先选择!”
张小海都这么说了,陈瑾赶忙道谢。
内心却想着……这张院长,不得再给自己一面锦旗啊!
给他拉了这么好的一个锻炼表演的渠道!
这以后北电的演员再这么烂,那我也无话可说了……到时候别怪陈瑾翻脸,把资源给中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