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畏威而不怀德 (第2/3页)
口。
大清的官绅和商人,及其家属,再怎么着,也有五百万人,拥有较大的消费力。
所以说,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或者是罗刹人,都对大清的消费市场,垂涎三尺。
更何况,大清还拥有三件国际贸易的顺差神器:丝绸、瓷器和茶叶。
不夸张的说,洋商只要有这三样硬通货,在欧洲根本不愁买家。
“既然是罗刹人有求于我大清,何必急着谈判呢?”胤禑原本就打算拖一拖,看看罗刹人的反应,再做打算。
马齐犹豫了一下,想劝胤禑,却又担心引起了胤禑的疑心,他的话都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胤禑明明看见了马齐欲言又止的窘相,却故作不知的样子。
如今的罗刹人,翅膀还没硬,远不是击败了拿皇之后的欧洲宪兵。
以胤禑的身份,晾着他们,也是白晾了,难道罗刹人还敢公开抱怨不成?
这么一来,罗刹国的特使,就被搁在了张家口,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康熙知道后,就问胤禑:“你打算晾他们多久?”
胤禑心里明白,康熙信奉的还是天朝上国的那一套没用的虚礼,便解释说:“汗阿玛,罗刹人一贯欺软怕硬,畏威而不怀德。臣儿敢保证,晾他们的时间越久,他们就越乖顺,条件也就容易谈了。”
康熙也很了解的脾气,知道他敢这么说,必有所本,也就不再过问了!
把罗刹特使代表团,集体晾在张家口,这正是胤禑的高明之处。
若是,放罗刹人进了京城,皇帝迟迟不召见,确有失范之嫌。
可是,远在北边的张家口,那就不同了,胤禑多的是借口,搪塞不利的舆论。
到了七月底,康熙领着大队伍,浩浩荡荡的朝木兰围场进发。
在木兰围场的土城附近,康熙得意洋洋的告诉胤禑:“朕自幼至今,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只,熊二十只,豹二十五只,猞猁狲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