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二废太子(6) (第2/3页)
总要讲究个师出有名。
二废太子的上谕,以及讨逆檄文,一起明发天下之后,就意味着胤礽彻底完了!
实际上,明发天下的上谕,主要是针对蒙古草原的王公贝勒们。
康熙看得很清楚,胤礽的外援,必在草原之上。
果然不出所料,半日后,梯次洒出去的侦骑来报,距离行宫五十里以外,发现了一股大约万人的蒙古骑兵,正往北面逃窜。
直到此时此刻,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康熙叹息道:“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胤禑其实已经想到了,却故意闭紧嘴巴装傻。
胤礽想作乱,除了勾结御前三大营之外,必然要寻求蒙古外援的帮助。
而胤礽的三女婿,正好是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
现在,康熙还有啥不明白的?
胤礽先派梁九功,故意在行宫里纵火,逼迫康熙离开行宫。再利用前锋营和骁骑营里的暗线,故意制造内部混乱。
当御前三大营都乱成一锅粥之时,胤礽的好女婿阿喇布坦,再率军给予康熙致命一击。
说实话,胤礽安排的真不错,很有可能成功!
然而,康熙棋高一招,提前下旨给胤禑,命他节制直隶诸军。
说来也甚有趣,上次复立太子之时,胤禑出了大力。这一次,粉碎胤礽弑杀君父阴谋的,还是胤禑。
既然涉及到了军事问题,康熙就问胤禑:“你有何高见?”
康熙朝的蒙古人,和明堡宗时期的蒙古人,战斗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皇太极到康熙,这三代君主的长期驯化和打压,如今的蒙古人,除了拥有大量火绳枪的准噶尔人之外,都不是大清禁旅八旗兵的对手。
康熙此问,就非常考验胤禑的政治智慧了。
胤禑心里明白,胤礽已经完了,他女婿阿喇布坦不可能不知道。
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阿喇布坦一旦暴露之后,只有两条可选,一是把胤礽交给康熙,一是带着胤礽逃去罗刹国。
“汗阿玛,臣儿以为,应该下旨给草原诸部,凡是擒杀阿喇布坦者,一律晋为亲王,赏食五俸。”
大清的爵位,其实分为很多种,既有宗室爵,也有民爵,还有蒙古爵。
其中,蒙古爵的待遇,完全无法和皇族宗室爵,相提并论。
照大清会典的规定,蒙古亲王的年俸仅为2000两银子,外加20匹缎,就这,再没别的了!
现在,胤禑提议赏食亲王五俸,也就是说,年俸变成了一万两银子,这几乎赶上皇族宗室的和硕亲王待遇了。
要知道,蒙古人不缺弓马和牛羊,却极缺银子。
有了银子,才方便购买晋商们送进草原的各种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
不夸张的说,一万两银子的蒙古亲王年俸,真有财帛动人心的巨大魔力!
常言说得好,纵有万贯家财,带毛的都不算!
这里带毛的,指的就是牛羊马之类的牲畜。
在大草原上,即使有一万头牛和马的巨大财富,只要一次大寒潮来袭,就可以全给你冻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