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7章 两道旨意,怎么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67章 两道旨意,怎么选? (第3/3页)



    实话实说,康熙原本也很担心胤禑,第二次带兵出战,会不会战败身亡?

    现在,事实证明,康熙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密折里的整个作战过程,康熙早就翻烂了!

    说白了,只要给胤禑足够的支持,他完全可以用阳谋,堆国力的办法,粉碎准噶尔人的劫粮之心。

    第二次用兵,胤禑展现的是,看透了本质,耐得住寂寞。

    “小十五,你觉得我大清和准噶尔人的长期对峙,何时可胜?”

    康熙也一直在隐忍,主要还是因为粮草不济的问题。

    准噶尔汗国的疆域,实在是太过辽阔,其带甲的精锐骑士,至少十万人。

    大清出兵少了,无法灭国。出兵多了,后勤跟不上,自己先拖垮了!

    “回汗阿玛,臣儿以为,万万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徐徐图之。”胤禑就把沿着通天河实地勘察的地形,详细做了介绍,最后的结论是,只能采取分段水运的办法,梯次往西部边陲运粮。

    “汗阿玛,就算是梯次运粮进入西北,也比完全依赖官道运输粮草,节省数倍的损耗!”胤禑的一席话,令康熙大为满意。

    大清和准噶尔人的对峙,最大的困难,并不是作战,而是粮草从中原运输过去,损耗太大了。

    现在,胤禑主动修正了直通运河的看法,康熙真的很满意。

    “叫张廷玉!”康熙扭头吩咐了站在门边的魏珠。

    不大的工夫,张廷玉来了。

    “衡臣,念吧。”

    “是。”

    张廷玉从袖口内,摸出事先准备好的旨意,沉声道:“有旨。”

    胤禑赶紧跪了,伏地听宣。

    “上谕,皇十五子、贝勒胤禑,率军增援巴里坤有功,赏食郡王三俸,著兼管步军统领衙门。其领侍卫内大臣、兼管护军营、兼管顺天府之差事,一体免兼,钦此!”

    康熙肯定不是识人不明的昏君,他给了胤禑管理步军统领衙门的实权,同时收回了侍卫府和护军营的兵权。

    站在皇帝的角度,肯定是合适的安排。

    至于,兼管顺天府的差事,不过是个名义罢了,胤禑对顺天府并无实际的控制权。

    “臣儿胤禑,领旨谢恩。”

    身为皇子,胤禑摇身一变,成了京城内,掌握最大兵权的超级大咖。

    这一刻,胤禑真的很感动。康熙把三万多步军,都交给他兼管,显然是大大的信任了。

    “小十五,朕有理由相信,汝绝对不会负朕!”康熙的话,说的云遮雾罩。

    实际上,胤禑已经心领神会,赶紧说:“臣儿一定维护好京畿的安宁。”

    这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臣儿一定替汗阿玛,盯紧了东宫的一举一动!

    张廷玉不动声色的看着胤禑,尽管嘴巴依旧闭得死紧,心里却在想,若是胤禑凯旋归来之后,稍微有点不驯的表现,嘿嘿,康熙就会给暗号,命他颁布右边袖子里的那道旨意了。

    右袖的那道旨意,很简单,就一句话:晋胤禑为愉郡王,赐皇庄一万亩!

    所以说,满招损,谦受益,在大清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PS:凌晨三点,三更兑现了,求赏几张月票,不算很过分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