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 怼的康熙翻白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105章 怼的康熙翻白眼 (第1/3页)

    康熙到了热河之后,整个大清的朝廷机构,也就跟着一分为二了。

    兵部的六位堂官之中,跟着来行宫的是,左侍郎孙朗。

    照朝廷的规矩,兵部左侍郎分管全国绿营武官的任免和考核。

    众所周知,管帽子的官,不分文武,都是实权的要缺。

    因胤禑是管部的阿哥,本人又在热河行宫,所以,孙朗便带着调整绿营武官的清单,来内务府的签押房,拜见胤禑。

    内务府的行在衙署,就位于德汇门的右侧。

    孙朗毕竟是二品侍郎,胤禑也没有让他在门外久等,很快就见了他。

    “兵部左侍郎,卑职孙朗,拜见十五爷。”孙朗是汉臣,长揖到地即可。

    “免礼。”胤禑起身相迎,十分客气的说,“少司马,请坐下叙话。来人,上茶。”

    宾主双方落座之后,孙朗直奔主题,把来意详细的说了。

    胤禑点点头,说:“想必少司马也是知道的,我刚接手兵部,很多情况并不熟悉。”

    孙朗当即听懂了胤禑的暗示,便拱手道:“那卑职便把清单给您,再等您的示下。”

    胤禑正有此意,便欣然答应了。

    谈完了公事之后,孙朗也没急着告辞,而是捡要紧的事儿,给胤禑说了几件。

    胤禑瞬间秒懂,孙朗这是在向他示好呢。

    在大清的六部衙门里边,兵部的清水程度,只比礼部略强一点点而已。

    不过,就算是再清水的衙门,也有不清水的要缺。比如说,孙朗本人就是兵部最有实权的堂官之一。

    说白了,只要传出风声,朝廷要动各地绿营的军官。孙朗即使坐在家里啥也不干,也是日进斗金的大发其财。

    实话说,在大清朝,绿营的军官普遍比八旗的军官,富裕十几倍以上。

    因为,八旗兵都是世袭的职位,人人都有的铁杆庄稼,每月必须发放到位。都统、参领和佐领们,即使想吃空饷,也没那个胆子。

    因为,人家就指望着这么点铁杆庄稼过日子呢,只要银子少发了,就会被捅上去,把事儿闹大。

    正因为如此,到了康熙四十年以后,因边境无大战的缘故,很多家境穷困的八旗军官,竟然主动申请调去绿营当差。

    只因,绿营的吃空饷,是从前明传下来的传家宝。

    胤禑也早有耳闻,只吃三成空饷的绿营军官,已经算是很良心的好官了。

    以前,有个讹传,说绿营兵的待遇,不如八旗兵。

    实际上,不管是绿营兵,还是八旗兵,对应级别的军饷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普通马甲,都是月银三两。

    从顺治到康熙,真没有那么蠢。全国的总兵力也就八十多万而已,其中,绿营兵占据了绝对多数。

    公然歧视汉人中,合法拿刀的这批人,这是惟恐滚回关外太慢啊!

    只不过,绿营军官们,有上头默许吃空饷这个大BUG的存在,反而,比八旗军官们的收入高出N倍了!

    孙朗的主动示好,胤禑自然是乐观其成。

    胤禑在兵部要做的大事,就一样:提前十年,不动声色的培植中低级绿营军官,宁可慢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