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拍广告(1/4) (第2/3页)
大众沟通的机会,达成沟通才真正形成作品。
而且,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宽容度大了,大家也知道社会就是这样,我没有专门去做褒贬,或者做道德上的批判、二元对立,只是有趣地呈现了这样一种状态。”
首映结束后,沈言跟微博娱乐聊了一下《北京遇上西雅图》…
然后,记者问了:
“最近海天盛筵的事情,您听说了吗?”
“有看到相关报道…我没去过,但我听说过,我不爱去这种场合,我连夜店也不乐意去,感觉太吵了!”
“我感觉它是一部爱情童话,但又市井地反映了诸多现实问题,故事叙述流畅,意情节前后照应,细节拿捏十分巧妙,镜头语言也较为丰富…其实,我本来以为会是《甜蜜蜜》那种…”
沈言笑了笑:“《甜蜜蜜》…很难了!”
《甜蜜蜜》,黎小军、李翘的爱情,串联起时代的变迁——一开始是大陆人往香港跑,然后是香港人往国外跑,最后大家都抢着回到大陆掘金。
有种大浪淘沙的时代感!
最成功的,不是搭好了那一段爱情——而是比这强悍太多的,生活。
将异乡人与漂泊这两个词眼儿,呈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沈言要做《甜蜜蜜》版本的《北京遇上西雅图》,那就是《北京人在纽约》…
就是《中国合伙人》里面孟晓骏和妻子在纽约的生活…
“靳東,東哥,其实是我二叔推荐的,他跟我二叔拍过《箭在弦上》,那是部抗日神剧,但靳東演得很好…二叔记住他了,直接跟我说有个叫靳東的演员很不错…我见了他一下,觉得他挺适合Frank…就用他了!”
聊了一会选角,然后话题转移到了沈言身上,准确来说是《中国合伙人》的票房上面…
“16.5亿…这个票房数据绝对不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上限,目前,影院建设速度非常快,最新的数据,全国数字银幕数量突破1.5万块,平均每天增加12.5块…按这个速度涨下去,明天连我们的银幕数量就会超过两万块,到2015年,银幕数量会超过三万!”
“爆款电影单日票房破亿会成为常态…”
“我估计很快就有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