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笼中雀 年下东京 (第3/3页)
玉象本以为师父会就此罢休,自己还能再多逍遥一段日子,没想到前几天刚到阳安城,便碰到前任掌教的大弟子宋清照,按辈分,自己应当称呼一声师兄,要说李玉象在青城山最怕的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师傅,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师弟了,并不是说这宋清照有多吓人,相反,这位师兄平日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可就是这脾气太好了,每次李玉象都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只要粘上,就粘住甩不掉了。
当前几日李玉象见到这师兄第一眼,心里就暗道不好,想了半天,实在没理由编了,就忽悠着说师弟下山一趟不容易,不如先好好欣赏一番这阳安城风景,毕竟多看多见也是修行的一种,要是不认识地儿,自己可以举荐一番,那东西街的神仙桥就不错,颇有江南市井气息,指不定能在人来人往中有所感悟呢。
其实李玉象就是随口一说,本以为自己这师弟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听从,少不了纠缠一番,哪知道宋清照闻言就说了两个字:也好。
随后告诉李玉象自己几日后再来寻他,便转身离去。
半晌,约莫是吃饱了,小乞丐放下手里剩下的半个点心,用手抹抹嘴,一旁的李玉象也早已停下,坐在草堆上,不知怎么地就突然没了刚才那狼吞虎咽的劲儿。
“师父,你是不是心情不好呀?”
小乞丐托着小脸,望着有点忧郁的李玉象。
在小乞丐心里,把李玉象当作是世上自己唯一的亲人,比自己的亲爹还亲,小乞丐跟李玉象一样,也是个孤儿,李玉象下山之后身上银子花了个净光,饿的没饭吃时候扎进了乞丐堆里,路人见他穿着道袍,都当他是个江湖骗子,乞丐堆里领头的见他打算混吃混喝,将他赶了出去,只有这小乞丐偷偷摸摸弄了一张大饼给李玉象送了过来,被领头的发现后就要对着二人一顿暴打,得亏李玉象凭着多年跑路的经验领着小乞丐跑了出去。
打那以后,二人就靠着李玉象坑蒙拐骗,相依为命一路来到了阳安城。虽说李玉象平日里颇不正经,完全不像个道士,但对小乞丐,却是打心眼儿里好,有次小乞丐生病,李玉象硬是毫不犹豫把身上快饿死都没舍得卖掉的羊脂玉拿去当掉给小乞丐抓药,事后小乞丐哭着说自己身子骨不争气,给师傅拖后腿,哪知道李玉象毫不在意的吹嘘:告诉你个秘密,你师父我可是青城山掌教的关门大弟子,将来要当神仙的人物,一块羊脂玉而已,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也正是因为李玉象平日里总是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有啥事都会在前头护着自己,小乞丐就觉着,自己的师父是天底下最顶天立地的人。
但这会儿师父的忧郁模样,是小乞丐从未见过的。
“要是师父要回青城山,你愿不愿跟着一起去?”
李玉象见到小乞丐托着小脸的模样,捏了捏她的鼻子说道。
“只要跟师父在一起,去哪我都愿意!”
说着,小乞丐挪了挪身子,并着坐到了李玉象一旁。
“等去了青城山,到时候每天都能在大床上睡觉,也不用怕刮风下雨,是不是觉得很好?”
小乞丐眨巴眨巴眼睛。
“那是不是也不用饿肚子啦?”
“青城山好东西的可多去了,白粥饼子什么都有,山上还有野果子,酸酸甜甜的,好吃得紧,师父我可是青城山的大人物,一准你每天吃的撑得慌!”
“可是青城山那么好,师父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呀?”
李玉象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道士哥哥,你说这个世上真的有神仙吗?”
李玉象还未说话,耳边便传来了柔柔的呼吸声,小乞丐已是斜着身子睡着了。
————
夜里,陈家中堂。
“怎么样,可查探清楚这人如何?”
曾会放下手中茶水,话音朝着一旁的陈临问去。
“派了几个心腹去查,就是一个无亲无故的落魄书生,算是个干净底子。”
见曾会放下茶水,陈临随即也将手中茶水放下,恭恭敬敬回答道。
“切记一切要稳妥才是。”
“上午有人来过府上,是这人朋友,说的情况大差不差,估摸着不会有什么问题,也又派人去查过他这朋友,都是家世清白。”
“他朋友来府上作甚?”
曾会面带疑虑。
“听说是昨日晚些时候有些误会,那书生脸皮薄,就让朋友跑了一趟,都是些小辈的事儿,叔叔不必担心。”
闻言,曾会点点头,随后转而问道:“丰寿候那边,可有什么动作?”
“应是没有,听闻高家长子近些日子并未在东京,那高家长子素来喜欢游山玩水,现在看来,像是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那高家倒是心大。”
“叔叔如今刚得圣眷,估摸着高家也不敢太过轻举妄动。”
“话虽如此,我又思来想去,如今正是朝堂上暗流涌动的时候,咱们折了高家的面子,明面上虽说不敢做什么,但只怕私下里不会善罢甘休,否则岂不是在底下那些依附高家的人那里丢了权威?”
“那叔叔的意思是?”
“既然也查过没什么问题,那就尽快将婉约二人婚事提上日程,最好是这几日就办了,莫要耽误。”
听到曾会这话,陈临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是不是有些着急了?”
“事已至此,难不成还有反悔的余地?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当利索些,免得夜长梦多,即便如此,怕是也不会太过顺利。”
曾会少有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只是可怜了婉约那丫头……罢了,时候不早了,早些歇息吧。”
说罢,曾会起身离开,陈临起身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