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二卷·笼中雀 第10章 寻花 (第1/3页)
见面前的年轻公子并未回应,不知是不是觉得一把普普通通的木剑就这么收了五十文有些过意不去,又张口说道。
“看公子模样,想必也定也是个读书人,刚刚瞧见你们二人讲话,听闻公子还不是官,不妨事,看公子这气质,定是那文曲星下凡,将来肯定能考个功名,做官也还不是早晚的事儿!对了,我家中有几本好书,都是些从不外传的家伙事儿,别看我在这摆摊,以前家里也是出过秀才的咧,只可惜今日并未带来,要是公子想要,明儿个只管来拿,不要钱!”
看年轻公子依旧并未搭理,还以为这年轻公子不信。
“公子若是不信,只管打听,咱在这神仙桥上是出了名的童叟无欺!”
年轻公子一愣。
“这桥叫什么?”
瞧见年轻公子的反应,古玩摊主也是一愣,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也不敢再多说,支支吾吾跟着这年轻公子话音回应道。
“神......神仙桥。”
年轻公子哑口无言。
————
樊楼大街的医馆里,端庄恬静的程鸢姑娘,坐在屋里的藤椅上,身边蹲着性子直爽的紫衣妹妹,地上放了个有人三分之一高的竹筐,里面塞满了大概是药材之类的枝枝叶叶,二人一边挑拣着草药,一边时不时聊上两句。
妹妹不知道是说到了哪里,使得专心挑拣药材的姐姐想到了些什么,突然站起身,连忙从柜子里取出一本古籍翻阅起来。
程鸢姑娘手中古籍,是一本不算厚重的陈旧医书,这是程鸢姑娘从一位不算是朋友亦不算是前辈的故人手上得来的,书封页写着《六十四绝花经》六个大字,若是寻常医者瞧见,大概应该会不屑一顾,以为是哪个半吊子老家伙写出来误人子弟的东西,但从程鸢姑娘认真翻阅的模样来看,显然书里是有着真东西的。
在东京城许多老人家看来,程鸢姑娘已经是个极为医术高明的大夫了,虽然平日里为人瞧病只收极少的银钱,甚至很多时候对那些孤寡老人还会分文不取,但是行医却是极为认真的,许多疑难杂症到了这位看似年纪轻轻的女大夫这里都能迎刃而解,因此自打这位程鸢姑娘来到东京之后,颇受乡亲们欢迎爱戴。
程鸢平日里除了行医之外,是尤其喜欢读书的,对于这本《六十四花绝经》,程鸢翻来覆去看了至少也有三四遍了,其实这本书的内容不说滚瓜烂熟也已经了然于心了,所以如今闲暇时再翻阅,大多只会挑拣一些不同寻常的奇特物种或是鲜有人闻的山水地志,当作空余时补充药理见识的杂谈来看,不过大多时候其实都是很少能用上的。
因为平日里所接触的患者也都是东京城的老人居多,无非是一些感染风寒或者磕碰跌倒之类常见疾状,而这《六十四花绝经》说是一本医术,其实倒更像是一本毒药传纪。其中内容涉及到不少天下各类花草毒性,以及草药搭配禁忌,看得出作者本意大概是好的,但若是被有心人看到,反其道而行之,保不齐就能成为伤天害理的罪魁祸首。
程鸢此时正在翻阅一页地方日志,程鸢所翻阅的这一页,描述了一个叫南翠台溪的山水之地,其中所用笔墨不多,仅仅是对此处大概地理位置以及环境习俗做了一些概括,但书中所述此处一种名叫朱鹊枝的奇特药材,引起了程鸢的注意。这是一味模样奇特的小众药材,因当地鹊鸟常常在其枝干栖息,而其枝干又多为红色,故得名朱鹊枝。但由于此物乃特产于这个南翠台溪的地方,而这南翠台溪又远在大理,地处偏远,再加上这朱鹊枝只是一味有驱寒暖体之效的寻常药材,许多草药皆可替代,因此并未在大宋得以广泛流传。
但让程鸢对其注意的,是这《六十四花绝经》草药搭配禁忌部分所记载,“此物朱如赭石,常有鹊鸟栖息其上,取其枝干,可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之效,然性状温和,起效迟缓,故多用于寻常风寒之症,需切忌与至烈之物同煎,否则反其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