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伟大赛季的第一步 (第2/3页)
如果有实力足够打主力的球员。
利物浦也不会放过。
因为竞争是必须的。
良性竞争能避免主力球员的懈怠。
保持合适的竞争气氛,能让球队走上一个更加良性的轨道。
球队的阵容就像是一湖水。
如果没有水的注入和流淌。
那迟早会变成一汪死水。
既然要引援补充板凳席。
那上赛季一些用不上的球员,就得被清理。
首先是一些年轻人。
比如说索兰克。
索兰克很有天赋。
但对于他自己而言。
他也不想要留在利物浦了——因为他这个位置上的是阳光。
按照上赛季阳光几乎全勤的情况。
他肯定是得不到什么机会的。
所以,索兰克在赛季结束后,就和克洛普谈过了,他会转会出去,寻找机会。
一名二十岁还不到的球员,如果长期坐在替补席上,早晚得坐废。
克洛普对此也表示理解,球队不会对他的立刻做任何限制。
像是索兰克这样的球员还有一些。
属于是年轻人,在利物浦没有登场机会的,他们需要离开,腾出位置的同时,也给自己寻找机会。
还有一类球员。
属于是长期病号。
比如说斯图里奇就是这一类。
斯图里奇在利物浦的工资排在前列。
但上赛季他总共就7次出场,总登场时间还不到100分钟。
相当于在病床上躺了一个赛季。
利物浦又不是做慈善的。
他们肯定不可能高薪养一个病号的。
所以,斯图里奇也得离开。
他需要腾出薪资空间给新援。
另外。
会离开的还包括克莱因、莫雷诺等球员。
克洛普认为这些球员达不到他的要求。
这样一来。
球队光是要送走的球员就有七八名。
而引援却不需要那么多。
门将、左后卫、中场。
这是三个重点位置。
其次是替补席的补充。
要补充一名中场,一名边锋,一名右后卫——这是用来充实球队阵容的。
如此一来。
利物浦这个赛季的引援规模也就确定了。
三名能踢主力的重点引援。
三名引进作为球队替补补充,有一定的潜力能够威胁到主力位置的替补。
增加替补球员们的活力。
这个目的也是为了让主力球员们稍微有危机感。
上赛季的巨大成功。
恐怕会让不少球员心满意足。
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动力。
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
这在许多球队上都能找到例子。
比较典型的。
就是当年的国际米兰了。
在穆里尼奥的指教下。
国际米兰拿下了2009-2010赛季的三冠王,包揽了全部冠军。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当时就有很多欧洲媒体纷纷表示欧洲足坛将重回“大国际时代”。
相信那个时候很多国际米兰的球迷们这也是这么憧憬的。
可现实是残酷的。
当穆里尼奥离开国际米兰,去皇家马德里追求更广阔的舞台之后,国际米兰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他们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内斗上,和队友斗,和俱乐部斗,和主教练斗。
他们怀揣着三冠王的荣光,吃老本,一直吃到了现在,国际米兰还内耗不断。
哪还有一丁点什么“大国际”的风采?
以史为鉴。
克洛普不想自己的球队出现当年国际米兰那样的问题。
任何打算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球员。
都会被坚决拿下首发!
这就要求,替补球员能随时顶得上来才行。
最重要的引援,是门将位置。
克洛普对卡里乌斯的表现并不满意。
他需要一名真正的顶级门将。
人选也已经有了。
就是现在效力于罗马的门将阿里松。
阿里松现在是许多豪门球队虎视眈眈的守门员。
巴西人在效力罗马期间,表现十分出色。
阿利松于2016年以800万欧元转会费加盟罗马128,初期因波兰国门什琴斯尼的存在,只能担任替补,主要出战杯赛。
2016-17赛季,他仅出场15次(欧战11次、意大利杯4次)128。尽管机会有限,但他在有限的表现中展现了稳定性,例如2016年8月欧冠附加赛对阵波尔图的处子秀中稳健发挥12。
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欧战经验,也磨炼了心理素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