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天策军 (第2/3页)
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但偏偏他们才是真正结束乱世和开创盛世的主体。”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古人尚且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众人作为今人,眼见自己的主公践行这样的理念,怎可无动于衷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你根本无需担忧!普天之下,真正能把百姓当人看的上位者,唯你一人而已。若他们连这一点都想不明白,一味愚忠,便是罔顾百姓,分道扬镳未必不是好事!如今徐州各地推广教育,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读书识字,补上人才空档。”
梁萧微笑颔首,心中感动。
其实他也知道卓子房必定与自己不谋而合,只是还是忍不住寻求共鸣。
一个人的智慧终究是有限的,他不会因为自己多了些故乡的认知而目中无人。
梁萧又担心耽误卓子房休息,最后匆匆结束了夜谈,回去调戏未婚妻们。
满江红的现世,让徐州军民更加同仇敌忾,也敬服梁萧的气节。
卓子房在徐州收到内容之后,深思熟虑,还是隐去了“老将”的名头,让人们相信,这就是梁萧所写,并由当今武帝指导修改。
毕竟梁萧所说的“老将”无处可寻。
这等千古绝唱,对天下文坛的震撼不下于横渠四句,也让梁萧在文坛声名鹊起。
只是卓子房并不明白,梁萧真正顾虑的并非个人原则,只是不希望最熟悉自己的卓子房和凝烟觉得自己变得陌生而已,他不希望与他们产生隔阂。
翌日清晨,徐州群臣纷纷向梁萧辞行。
“诸位此去,一如既往,以百姓为念。郡内官吏凡有轻贱百姓者,一经查明,绝不姑息。能善待百姓者,日后自有论功行赏。”梁萧叮嘱道。
众人纷纷表示:“定当铭记于心!”
徐州同仇敌忾的同时,匈奴单于也传播了左贤王的死亡真相。
一时间,匈奴政界和军界同仇敌忾。
匈奴各地厉兵秣马,只等他日再度南下,与梁萧决一死战。
期间匈奴使团二度访问沛郡,请求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