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工业进程缓慢 (第2/3页)
的原理。
压水井制作简单,主要零件就一个提升活塞的手动手柄,带动一个橡胶制作的单向活塞,下面是一个单向阀门,整体并非特别精密。
铸铁铁桶里提前放上水,压动手柄提升活塞,下面的单向阀门就打开了,先是负压的空气被提升上来,从活塞的边缘冒出。接着是水被源源不断的提升上来了,如此循环往复,水流就不间断的被提升至地面。
原理大家懂了,一部分人制作压水井,一部分人按照女皇给的资料接着去攻关橡胶垫。
攻关橡胶,尽管有了资料,还得一点点的摸索,从橡胶的配料混炼开始,然后是热处理,用到了模具,成型的活塞和阀门经过两次硫化才达到了要求。
期间还开发出了橡胶车胎,橡胶皮锤,各种管路和橡胶制作的儿童玩具。
压水井有了活塞和单向阀门,很快就组装好了,一次实验就成功了。
从此往后,万家镇的工业基地又分出了几个下属门类,因为压水井不属于军工方面,被商贾倒卖到了全国各地,连周边的几个国家也用上了。
压水井配套陶罐或者木桶,让人看了别扭,因为陶罐易碎,木桶沉而笨重,和压水井配套不协调。
袁康利用新出的超薄铁皮,制作了薄铁水桶和铁水壶,铁水槽,喂牲口的给料槽子,薄铁炒勺,都是结实耐用的。
就这压水井和薄铁制品两项,就给皇家创造了巨大的利润,钢铁和橡胶制作,不用皇家接着拨款补贴了。
盈余的部分,除了按比例给皇家缴税,其余就是给工匠发工资奖金了。
基地的其它行业也蓬勃发展,小张的玻璃替换了窗户纸,玻璃鱼缸,玻璃器皿,茶盏酒杯,也开始盈利了。
他们想到了黎牧村的太阳镜,也是玻璃制作的,太阳镜有弧度,又有涂膜遮挡紫外线。
太阳镜戴上能耍酷,可不是平常人能拥有的。
黎牧村虽然快三十岁了,也对太阳镜喜欢的不得了,平常从不让人染指,就是妻子儿女也只能在他的监督下戴一戴。上朝的时候在朝堂上就戴着,引得那些更年轻的官员羡慕。
现在,太阳镜被玻璃工厂借用了去。
他们研究了几天以后明白,做个镜片和框架还是不难的,但镜片是有弧度的就不好制作了,还有太阳镜的涂层,他们也搞不明白是什么油漆。
反应到了马佳这里,马佳就不让他们仿造太阳镜了,但可以选用透明度最好的玻璃,制作不同度数的近视镜和老花镜。这两种镜子制作难度并不大,加工只涉及到镜片成型,抛光。
制作框架,可以让袁康和他的手下帮忙。
其余的行业也发展向好,有了振捣器,水泥从一开始的铺路,发展到了造桥,盖房,开始卖去民间,平民百姓也开始使用了。
只是在大德国找不到钨矿,费尽了精力才在白巾国,靠近大德国白虎关的海河郡发现了。那里有个常年冒烟的死火山,名叫活气火山,就出产这种矿石。
钨矿石在白巾国,因为烧不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