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9章:太平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79章:太平道 (第3/3页)

量……以夏国如今的情况,是无法阻止的。”

    承平日久,荒疏武备,

    就别怪新兴的力量冲过来给它一拳了。

    “而且我觉得,这样的提倡,其实对夏国的未来是有益的。”

    神色一转,邹衍对何博如此说道。

    “夏国的地理颇为封闭,东西有山岭和大海阻隔,敌人轻易不能进攻;南北又没有过于强大的敌人给予压迫……”

    “出使汉朝的使者回来后,夏帝虽然有整顿的命令,但上下没有认真落实的!”

    甚至因为先太子的去世,也跟皇帝派他去南疆巡视边军有关。

    这让年老的夏帝更加不愿关注这方面的事物。

    所以命令虽下,却有名无实。

    在贵人们跑去念经后,整个夏国便文恬武嬉起来。

    《孟子》里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可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虽然为众人所知,却不一定能得到众人的坚守。

    夏国的现状,不就是如此吗?

    “诸夏的后裔,可不能变得跟身毒人那样‘平和’!”

    “没有外部的压力,那就让它的内部掀起波澜!”

    “反正是不能闲的!”

    新夏是周天子最后分封的诸侯,也是诸夏在域外的第一个分支,

    它这样的身份,怎么可以沉沦堕落呢?

    “夏文王也很支持我的做法!”

    死了许久后,

    夏文王对很多事情,已经看开了。

    反正他作为名留青史的贤君英主,即便后代保不住宗庙,也能凭借百姓和学者的传颂,长久的延续下去。

    所以,

    对比起一家一姓之天下,夏文王更关注诸夏的以后。

    西秦处于四战之地,兵马时刻都在操练,不敢轻忽。

    中原作为祖地,人才辈出,即便一时衰颓,也会在此之后,卷出一个新的强盛王朝来。

    就连东瀛的齐国,都因为其地贫苦,天灾频繁,被迫节衣缩食出了坚韧的性子。

    新夏怎么可以做诸夏之中,最无能最不知上进的呢!

    “太平道是好的!”

    “如果后继之君不这样想,那就让他死下来跟我这个祖先争辩吧!”

    埋葬着新夏先祖们的祖陵山上,夏文王负手而立,决定替子孙和夏国的子民,背负这一切的痛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