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去病(上) (第2/3页)
一次!”
“而且匈奴是个从秦到汉一直凶狠的恶邻,如今让你同卫青追的跟丧家犬一样,的确涨了我诸夏的威风!”
“哼,等以后那些使者带着记录回去,让西秦南夏的人都知道我汉人的勇武,就……”
刘墉边照镜子边嘀咕,完了才转头去看霍去病,发现他已经睡着了。
梁王世子轻轻的退出去,找来服侍的人询问:
“冠军侯最近休息的怎么样?”
“不是很好。”那人回道,“晚上睡不着,白天会打盹,偶尔还会抱怨骨头疼,有些东西吃着吃着,胃口就不好了。”
刘墉就说,“我早说了,这小子打仗不要命的!”
他跑出去,又寻找医者,向其咨询这件事。
那些医者告诉他,“元气一旦失去,弥补就很艰难了。”
“大将军和冠军侯行军塞外,时常吃不上正常的伙食,追击匈奴时,更要忍饥挨饿,担心错过战机。”
“所以他们的身体就像竹篓一样,看上去完整,实际上已经被颠簸得竹条松散,出现许多漏洞了。”
“饮食没有胃口,正是这样的体现。”
“我们能做的,只能想办法及时补足竹篓里的东西,让其即便在不断的漏失,也能存留点东西,不至于空荡。”
刘墉听了,便跺着脚哀叹起来,“真是该死!”
“大汉双璧,怎么可以英年早逝呢!”
“明明古时名将中,长寿者不少,怎么到了我们大汉,就不能如此了?”
医者只在心里想:
古时名将可没有出塞奔驰的,大多倚城据守,在山谷平地中跟敌人作战。
他们安营扎寨的时候,可以就地撅土起锅,烹饪饭食,所以常有封城倚山坚守之事。
到了塞外,土是到处都有,可烧火的玩意儿哪里找呢?
牛粪也不是到处都有的啊!
如此吃冷啃硬,肠胃不得被折腾坏了?
肠胃一坏,这身体如何能养好?
廉颇“一饭三遗矢”的典故,距今可还算热乎呢!
刘墉不知道医者所想,只又跑到卫青府上去看望。
他跟卫青聊了聊,拉着好兄弟的手一再表达关切。
完事之后,
刘墉才走出大将军的府门。
登上马车时,他瞄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李敢!”
“你在这里做什么!”
刘墉当即就喊住了对方。
关内侯李敢,
是将军李广的幼子。
在河西、漠北之战中,分别跟随卫青、霍去病杀敌立功,因此封侯。
比起他那位一遇大事,总得出点问题的老父亲,可要好太多了——
在李广自认受辱,悲愤自尽后,
皇帝都没有给他追封为侯呢!
不过,
李敢也因此认为自己父亲受了偌大委屈。
他爹打了一辈子仗,
自己在漠北,也曾追随冠军侯立下赫赫战功,
凭什么皇帝连个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