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4章:礼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64章:礼物 (第2/3页)



    “其虽源于身毒,然传入我国之后,便为佛门众觉者改良,融合为我国文统的一部分。”

    皇帝听了,便想起许多年前,张骞第一次出使新夏并返回禀报的内容。

    他记得,

    当时佛教在夏国的传播,并不广泛。

    夏王还会时常派人出去,对比丘众多的寺庙进行调查打压,以防其中僧侣,哄骗民间无知百姓的钱财,并拐走青壮,令其埋头颂经,不事生产,损害国家的根基。

    想不到这些年过去,

    这些异教之书,竟被夏国视为可以拿出来显摆的东西了。

    皇帝心中当即认定:

    夏国来日,必然会落于大汉身后!

    为此,

    他的心情好转了些许。

    于是他又看向秦使,询问他的礼物有哪些。

    同夏国一样,

    秦国为汉朝准备了自己的国史和典籍。

    后者的内容中,

    则是多有耕田、牧畜,乃至于制器之事。

    皇帝见了,便在心里想道:

    夏国的文字,颇有浮事虚华之风。

    秦国的书册之中,务实较多。

    只是由此观之,秦国君臣即便到了域外,也没有太大变化,都在摁着百姓,让其安分做事,不准其多做思考。

    这样一来,

    即便一时可以同大汉争雄,久了也要因其内里空虚,后继无力的。

    皇帝心情于是更好了。

    等之后处置迷路的张骞时,他甚至大施皇恩,在革除了他的官职爵位,废为庶民后,又很快允许其戴罪立功——

    “去出使西域吧!”

    “是时候在那里广施教化,让其融为我诸夏的一部分了!”

    在河西之战后,

    匈奴人已经完全从此地撤走,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完全打通。

    皇帝大手一挥,就在那条狭长的走廊上,设立了四个新的郡县,宣布这里变成了诸夏自古以来,后世也绝对不能舍弃的一部分。

    而考虑到通商域外,能给大汉带来的财富,皇帝对西域的需求,也得到了提高。

    他需要更多的钱财,

    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皇帝开拓疆土的雄心,还没有得到满足。

    “漠北那边,还要继续打下去!朕要打得匈奴人再也不敢在漠南设立单于的王帐!”

    “南越也要收复,朕不能容忍在大汉的南边,还有这么一个国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中央之国,

    天生就应该拥有南至于海,北至草原的广阔领土。

    毕竟《山海经》中,通过对许多山脉地形的描述,已经勾勒出了诸夏大地的基础模样。

    江河之间的广阔平原,

    是诸夏繁衍生息,壮大根本的倚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