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5章:秦汉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35章:秦汉之争 (第1/3页)

    秦国的使者,

    在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如期来到新夏。

    他按照旧有的例子,向夏王呈递了国书,问候了对方的身体和国家是否安康后,就打算从容自得的返回使馆,用大梦一场,来补偿自己因长途跋涉而承受的艰辛苦难。

    只是夏王叫住了他,并为他引荐了张骞这位汉使。

    “哦?”

    听到这个,秦使立马就不困了!

    他挺直腰板,目光湛湛的看向那位年轻的汉使。

    张骞带着体面的微笑,同他对视。

    双方随后越走越近,互相行礼、问候。

    秦使询问汉使,“汉家天下还稳固吗?”

    “匈奴人竟仍徘徊于长城沿线,以至于你来到了这里,寻求夏国的帮助!”

    “唉,如果蒙恬将军听说这件事,应该会感到很悲伤吧!”

    汉使听了,并不恼怒,还微笑着对秦使说,“如果嬴秦怀念当年和匈奴相处时光的话,待我大汉出兵塞外,将匈奴人驱逐至于西海……”

    “这样一来,你们这对旧友不仅可以重逢,还能就养马牧民之事,交流一二!”

    待在新夏这么久,

    张骞对西海秦国之事,也进行了一定了解——

    中央之国的富饶,

    是域外极为少见的。

    次一等的身毒之地,已经为夏国所占有。

    所以等到秦人西迁之时,

    能够为他夺取、占据的,只能是波斯之地了。

    然而波斯国土,

    虽称广阔,可能安然耕种的,也不过两河之间所冲击出的平原,

    那里还是个“易攻难守”的地方,攻占容易,保守却难。

    至于其余地方,更是地广人稀,水土不足。

    所以嬴秦占据两河,称雄西海后,多次衡量自身情况,最终决定于两河之地埋头耕种,于周边之地,则因地制宜,多有放牧。

    这样一来,可谓是返祖成功,把近千年前的老本行给捡回来了。

    而张骞对秦使如此说,其言外之意,自然不是好的——

    他既暗示嬴秦曾是为周天子养马的家奴,

    又指责嬴秦行半耕半牧,同四周蛮夷杂居相处之事,已是放弃了诸夏的传统!

    “若在春秋之时,秦王这样治国,应该可以得到自己祖先的称赞吧!”

    春秋时期的秦国,

    在诸夏内部的生态位里,那是绝对的低端,素来为他国鄙夷,跟楚国这等“南蛮”坐一桌的!

    因此,

    秦使的拳头很快捏紧。

    旁边的臣子有些担忧,便对夏王说,“这样让他们争吵,没有关系吗?”

    夏王以己度人,

    认为先前汉夏之间,虽然也因“正统”,而有过剧烈争执。

    但到底没有造成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