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8章:皇帝三十一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38章:皇帝三十一年 (第1/3页)

    “陛下!”

    就在天日悬中的时候,

    黑状进宫向皇帝汇报,“那些方士已被尽数坑杀了!”

    皇帝随意的点了点头,又取来一份新的文书观看。

    今年年初的时候,

    皇帝颁布了一项新的政令,要求统一文字和货币。

    对比起皇帝做的其他事,这个正经推行起来,要顺利许多。

    毕竟文字只是辅助交流之物,而诸国所流行的文字,本就同源于周。

    更何况诸国之间,又不是全然隔绝。

    诸侯派出去的使者,

    总要会说他国的语言,会写他国的文字吧?

    各国的人才也四处流转,

    要是连当地的文字都不会写,又怎么可能谋求到官职呢?

    是故,

    虽然诸国文字有了数百年的分化,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统的可能。

    秦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更是要求从上到下的官吏,都会写书写秦国的官方文字小纂。

    即便某些地方官员,对着高坐在咸阳的皇帝心怀不满,对政令阳奉阴违……

    那也是要装一装的嘛!

    怎么能连皇帝的命令都看不懂呢!

    而在统一文字没多久后,

    皇帝再次颁布了新的法令,“令黔首自实田”。

    皇帝对群臣说道,“眼下,周制的残余还有不少,民间更是有许多地方,不执行朕的法度。”

    “朕要统计全国的土地,以明辨情况,稳定赋税。”

    但度量田地这种事,历来是非常得罪人,且压力深重的。

    虽然在制度上,秦国一统之后,才颁布法令,全面废除分封、井田。

    但实际上,土地私有之事,数百年前便已有之。

    如今不过是将民间默认的东西,变得合乎法度罢了。

    人是立足于大地的,

    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脚下的土地,身旁的水流。

    耕种收获粮食,

    捕捞得到鱼获。

    实在不行,还能钻到山林中打猎采摘,总归是能翻出来一些东西的。

    所以,能从土地中获得多少,

    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财富能有多少。

    所以“争地”,就成为自蛮荒以来,先祖遗传给诸夏之民的“天性”。

    周天子之时,为了巩固统治,在铜铁之器不足的情况下,促进生产,故而有“井田”之制。

    但这样的制度,

    总归是要随时代而改变、崩溃的。

    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乃至于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皆是如此。

    可随着土地私有的程度越发普及和深入,新的问题也逐渐出现。

    贵人占据的土地越来越多,

    平民能够获得的土地越来越少。

    而在“井田制”的残余影响下,贵人和平民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

    既然天生高贵,

    那就应该拥有大量的财富,还有肥沃宽广的土地,用来供养这从上古延续下来的珍贵血脉。

    平民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已经是一种莫大恩赐了!

    除此之外,

    贵人还会因为“这是我应得的”,而拒绝缴纳赋税,

    新兴的农夫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想办法隐藏自己的土地,避免缴纳太多的钱财。

    所以皇帝的新命令,

    注定会让许多人不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