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归人 (第3/3页)
姬嵬弑兄篡位之后,担心前事重现,便有意先下手为强。
但是其弟姬揭在见证了前面三个兄长的厮杀后,已经有了准备,让考王对其的刺杀,毫无作用。
于是考王元年,姬嵬只能划王畿河南之地,封姬揭于王城,建周国,疆域为瀍水以西、洛河以南,是为西周桓公。
表明兄弟之间,两不相犯。
至此,天下二周并立,犹如当初武王的兄弟旦,受封“周公”之事。
只是几百年前的周公,
和当今之世的周公,已然不同了。
而今年的事,和七十年前也十分类似。
何博想到这两次“二周并立”,也忍不住拍手感慨道,“史书上的事,多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离谱的人事,初时会感到惊讶,但一翻史书,才发现古人已经做过了!”
历史啊,
总是转来转去,
只是看上去相同,实际又各有特色。
西门豹说,“《诗经》上讲:‘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先贤记录历史的本意,就是希望后代可以通过过去的事迹,吸取到经验教训。”
只是可惜,
先贤的好意,
后人中能理解接受的,并没有多少。
周王室乱了又乱,
到现在还要继续乱。
周考王的兄弟相残,还可以说是“天子家事,不容外人置喙”。
但自打承认中山君也姓“姬”之后,越发是不要脸了。
鬼神都为之感慨,“礼崩乐坏,岂是诸侯先挑起的呢?”
“周天子自己都不遵从周礼了,又怎么可以去责怪诸侯卿大夫不从周礼?”
不过没有关系,
“周礼”已经升格了,
从原本维护周朝统治的礼制,变成了凝聚诸夏,征服四夷的理由和煌煌天命。
在“周礼”的加持下,
诸夏就是天地间唯一有文化的高贵人群。
至于其他的,
强如中山,那还可以发给人籍。
若是弱小且就在诸夏君子们能够触及到的地方,那只能被视为禽兽了。
而且诸夏的君子们武德过于充沛,不仅仅会对蛮夷重拳出击,还要和同类厮杀争夺。
魏国强大的时候,
虽然很不做人事,
但好歹天下是有一个重心的,可以压制住某些蠢蠢欲动的人物。
但现在魏武侯没了,魏侯瑩新君在位,还在忙着整顿国政。
楚国修养多年,国力再次振作。
秦君嬴师隰革新,也颇有成效。
齐侯田午,虽然屡战屡败,但从不放弃,利用去年魏国的内乱,进行了一次反击,夺得了观城。
赵韩虽然安静下来了,但仍旧会找机会,去抽一抽周天子的脸——
鼓动公子根独立为“东周公”,并且逼迫天子扁承认,让其苦着脸封出去巩城,只给自己留下洛邑王城之事,着实让天下诸侯看了大乐子。
在沇水边垂钓的鬼神因此对西门豹发出疑问,“天下大乱,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九鼎快要偏移了。”
“你觉得谁可以取代周室而去拥有它呢?”
虽然何博有对后世历史脉络的大概,但他还挺想听一听,当下之人对世情的分析。
西门豹摊手,“如果我拥有预测天下的才能,就不会只是当一个大夫了!”
能够通过天下间的变动,从而推测日后可能的人,可是伊尹、太公望那样的存在。
西门豹何德何能,跟他们相提并论呢?
鬼神却是一挥手,“怕什么?”
“议论国政,发表自己的意见,本来就是古代贤人制定的规则。”
“你说错了,难道我还能怪你吗!”
“说吧,不行就让你妻子过来分析一下!”
西门豹哽住了,“她除了说‘魏侯绝不可能成为天子’外,难道还能有其他看法吗?”
一想起他那老妻主动向鬼神要来了看守魏侯击的任务,天天拿着随葬的木棒对着魏侯击挥打,西门豹就忍不住挠头。
他也曾想过拉魏侯击一把,
奈何河东母老虎连自己的良人都打,又如之奈何?
于是在母老虎的压力下,西门豹尝试着分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