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君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君臣 (第2/3页)

兵于王尸”的罪名,被继位的楚王熊臧处理了。

    新君下令,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并收回其封地,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曾经因为吴起变法而损失惨重的封君贵族们,在吴起死后,更是消失了大半。

    但为了安抚躁动的臣子,楚王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让,将吴起变法的大部分举措废除。

    兜兜转转,

    楚国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只是先王的灵堂之上,多出来了一些鲜血,诉说着遗留的不甘。

    而当这场纷乱传到大河以北的三晋之地,得到消息的鬼神并没有表露出太多惊讶。

    他只是对着西门豹说,“变法改革,伤害了太多人的利益,想要成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门豹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也赞同的点点头。

    “文侯寿命悠长,而且变法的心意坚定,所以李悝可以取得成效,让魏国强大起来。”

    “但魏国的变革,也是在几十年中,才逐渐成功推行各项政令的。”

    “吴起太急切了,改革的手段比李悝还要激烈。”

    何博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支持变法的君主死了!”

    在这样的时代,

    没有君主的支持,

    臣子又能做什么呢?

    西门豹因此感慨,“可是天下越来越乱,非变法不足以强国家,非改革不足以保社稷,以后想要取得变法成功,只会更加艰难,但诸侯又不得不改。”

    “不知道哪个国家,哪对君臣的革新,可以彻底的改变这个战乱已久的天下?”

    鬼神听了这话,只在上座含笑不语。

    ……

    卫国帝丘,

    卫国的公族也听说了楚国内部的大变,因此讨论起来。

    这几年,

    赵魏先后因为卫国打仗,随后楚国也加入了进来,让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激烈。

    作为战争爆发点的卫国围观的心惊胆颤,就连求援,都不知道该向哪个大国求助。

    如果再求助于邻近的齐国,

    那卫国就要把此时有争霸天下之力的所有国家,都召唤出来了。

    它一个小国,何德何能可以做出这种伟业?

    而且齐国加入进来后,如果让战争进一步恶化,到那个时候,卫国还能存续下去吗?

    于是卫国只能忍着,每天请求鬼神和祖先,让祂们保佑卫国的社稷,不会在这场混战中,被撕毁吞噬。

    好在最后,

    魏国大败,赵国虽有小胜,但也因为消耗过巨,无法再来攻打卫国。

    至于楚国,则是才摘下胜利的果实,君臣就一同死去了,并且人亡政息,兵锋又缩回了大河以南的地方。

    参战的三国,最终没一个,还有能力去对卫国动手动脚。

    卫国国君因此大喜,认为自己的确是得到了鬼神和祖先的庇佑,连续举办了好几天的宴会,庆祝卫国平安度过这场猛烈的风波。

    卫国的贵人们也纷纷感慨起在这次求生中,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例。

    有一个年幼的公族子弟听到自己父母的谈论内容,突然说道,“我听说楚国之前并不强大,怎么这次却可以击败魏国了呢?”

    虽然楚国君臣死了,

    但他们的战绩却是无法被抹消的。

    击败了称霸当世的魏国,气的魏侯生了大病,这是楚国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高光时刻!

    他的父亲把孩子抱在腿上,笑着跟他解释,“是因为楚国的吴起变法了!”

    “变革原有的律法,就可以让国家强大起来吗?”

    孩子抬头继续询问父亲。

    父亲说不清其中的道理,毕竟卫国传承这么多年,可没有变法过。

    卫国上下,只希望可以保存社稷,享受自己的富贵就好。

    对于“丢掉尊严去依附某个强国”这事,他们也没什么在意的。

    但孩子还在问,“如果变法可以强国,为什么我们卫国不变法呢?”

    “大家不想变得强大,成为天下的霸主吗?”

    父亲呐呐的说不出话,最后被问急了,把孩子放开,对他恼羞成怒道,“成天就知道东问西问!”

    “你先把先贤传下的典籍读好,再去考虑这样的事吧!”

    孩子的母亲在旁边笑道,“鞅,你又把父亲问得生气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